转自:天津日报
在西青区经纬恒润天津工厂,每25秒就有一件小米SU7新能源汽车的控制器下线。订单供不应求,企业追加6亿多元建设二期项目。按流程,要到5月才能开工。南站科技商务区联动多部门,开路口、调管线,多项准备工作同步推进,项目提前了两个月破土动工。
企业“上新”跑出加速度,经纬恒润并非个例。春日里,我市一些产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不少尝到甜头的企业追加投资,布局二期、三期项目。这种优质项目的“二期现象”,其实也是一场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企业在短时间内扩产增资,投下的是真金白银,更是对城市的“信任票”。
城市“圈粉”,离不开“磁力”和黏性。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金字招牌。来了就能“串门”,上下游抬脚就到,左邻右舍全是伙伴,企业自然愿意在这样的产业生态中扎根。当好服务产业链的“园丁”,画好产业“图谱”,助力企业精准定位,引进一个、牵出一串,形成链上企业争当龙头、延展龙身,整个产业链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
近者悦,远者来,城市“圈粉”,重在“圈住人心”。营造暖心的营商环境,需要以长远眼光谋篇布局,也要俯下身去关注细微之处,在助企便民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准。就拿城市空间的盘活来说,一座老厂房的焕新路,也是将服务做实做细、精准对接需求的蝶变之路。前不久,黄河道上一处闲置多年的厂房腾笼换鸟,变身活力十足的科创园。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尚未完全竣工,出租率就超过85%。如此高效背后,是运营方对初创团队刚需的精准捕捉:装修与招商同步进行,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提供“保姆式”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打造“楼下商业、楼上办公”模式,一站式满足企业员工工作与生活所需。找好服务的落点,以浓郁生活气息和暖心的人文关怀增强吸引力,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创新力将会被充分激活。
下一篇:青海持续加大五大领域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