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滑,市场竞争压力显现
- 整体营收情况:2024年,西山科技营业收入为336,380,651.11元,相较于2023年的360,689,152.26元,下降了6.74%。从数据来看,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面临一定挑战,市场份额或受到挤压。
- 业务板块分析:虽然手术动力耗材实现稳步增长,同比增长15.69% ,但手术动力装置设备、新产品设备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招标滞后等因素影响,同比收入下滑。如乳房旋切活检针受集采影响,耗材同期收入小幅下降,不过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耗材同比增长明显,增速超40%。这表明公司产品结构面临调整压力,部分产品对外部政策及市场环境依赖度较高。
净利润下滑,多因素共同作用
- 净利润数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666,904.12元,与2023年的117,344,082.20元相比,下降了15.92%。
- 影响因素:一方面,研发费用持续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为55,239,983.73元,同比增长18.79%,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补助减少,从2023年的14,461,373.20元降至2024年的4,643,974.74元,理财收益也有所下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
扣非净利润下降,经营核心获利能力受考验
- 扣非净利润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1,710,314.84元,相较于2023年的92,475,639.18元,下降了22.45%。
- 反映问题: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降,说明公司核心经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在减弱,公司在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上存在困难,需要优化业务结构和成本控制,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下降,股东收益减少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97元,2023年为2.53元,下降了22.13%。这直接影响了股东的每股收益,降低了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 扣非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43元,2023年为1.99元,下降了28.14%。这进一步表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盈利水平下降明显,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费用分析:研发投入增加,其他费用相对稳定
- 总体费用情况:各项费用中,销售费用为87,641,744.80元,与2023年的87,588,599.05元基本持平,变动比例仅为0.06%;管理费用为25,253,817.19元,较2023年的24,550,261.13元增长了2.87% ,整体较为稳定。财务费用为 -14,103,381.56元,主要是大额存单利息计提较上期增加所致。
-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55,239,983.73元,同比增长18.7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12.89%提升至16.42%。这表明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但短期内对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
研发人员情况:数量增加,结构有待优化
- 人员数量:研发人员数量为144人,较2023年的121人增长了19%。这体现了公司对研发团队建设的重视,通过扩充人员来增强研发实力。
- 学历结构: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48人、本科84人、专科3人、高中及以下2人。虽然高学历人才占比较大,但仍可进一步优化,吸引更多高端研发人才,提升整体研发水平。
现金流分析: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各有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468,869.13元,较2023年的68,080,888.68元下降了42.03%。主要原因是本期材料采购、职工薪酬、税金和研发费用开支较上期增多,反映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支出增加,对经营资金的回笼和运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 投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9,379,187.15元,而2023年为 -1,312,509,545.87元。本期理财产品到期收回增多,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公司在投资策略上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资金回笼情况良好。
- 筹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02,774,371.32元,2023年为1,623,762,100.10元。主要是本期公司回购股份以及分红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同时上期IPO获得募集资金,导致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多。这显示公司在资金分配上,更加注重股东回报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但需关注资金流出对公司后续发展资金储备的影响。
风险提示:多方面风险并存
- 市场竞争风险:在手术器械领域,进口品牌若推出新产品实现跨越式更新换代,而公司技术未能跟上,可能导致销售增速放缓、市场份额被侵蚀。同时,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陆续推出同类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需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渠道建设方面保持优势。
- 研发风险: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创新要求高,公司新产品研发存在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可能出现研发投入过高导致资金紧张、研发进程及结果不及预期、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研发技术路线偏差及新产品上市申请未获批准等风险。
- 经营风险:公司业务增长依赖一次性耗材产品,但该产品市场渗透率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医保控费、耗占比管控趋严等,可能导致市场推广遇阻,影响公司业绩。此外,产品注册及续期、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存在风险。
- 财务风险:2023年下半年起公司优化结算模式,对部分优质经销商授信,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7,892.50万元,若经销商经营情况恶化或合作关系变化,可能出现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和坏账损失增加的风险,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和现金流。
管理层报酬:整体薪酬水平及合理性
- 董事长报酬:董事长郭毅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9.69万元。
- 总经理报酬:总经理由郭毅军兼任,其报酬为39.69万元。
- 副总经理报酬:副总经理梁曦、王常英、陈竹、卞奔奔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47.13万元、60.63万元、52.20万元、63.41万元。
- 财务总监报酬:财务总监白雪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9.93万元。整体来看,管理层报酬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和行业情况相比,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公司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探讨报酬与业绩的挂钩机制,以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