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索楠 记者董芳忠)4月26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河北区、河北省邢台市共同举行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促进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三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这是继2024年9月石景山区和河北区两地率先成立专利转化促进中心后,三地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进一步深度合作。
据了解,去年成立的京津专利转化促进中心的目标清晰:一是搭建知识产权资源平台,积极推动存量专利盘活利用,为京津两地企业提供转化对接精准服务;二是共享知识产权转化成果,以知识产权链接政府、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科创要素资源,不断拓展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服务内容;三是有效推动专利存量转化,推动京津两地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下书架、上货架”,促进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此次三地携手成立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促进中心,是对前期专利转化促进中心合作成果的深化拓展和成功经验的进一步创新探索,旨在打破地域壁垒,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体系,为京津冀地区的创新主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
下一步,三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促进中心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为区域创新生态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