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颉 本报特约记者 白 元 孙柏炎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23日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22日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26人死亡,多人受伤。死者大部分为游客,其中有一名来自尼泊尔的男子。据报道,这是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事件以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死伤最为严重的袭击事件。
据《印度时报》报道,袭击事件发生于帕哈尔加姆镇,该地风景优美,有“小瑞士”之称,20世纪80年代一度是宝莱坞电影的重要取景地。22日下午3时左右,枪手突然从当地山上的树林里窜出,在人群聚集处向游客近距离开枪。新德里电视台称,袭击发生时,游客们正在野餐,枪声响起后,他们四处逃散,寻找掩体,但由于该地空旷开阔,他们并没有地方可以躲藏。一位名叫帕拉维的幸存者称,枪手主要袭击了男性印度教徒。
新德里电视台称,袭击发生后,枪手逃离了现场,首都新德里加强了安全检查,尤其是针对旅游景点和出入检查点的安检,并对敏感地区的出行进行了管制。驻扎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印军称,已联合当地警察搜捕枪手,当地安全人员加强了警戒(如图)。
法新社称,袭击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之行返回国内,他谴责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承诺将把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并指示政府向遇难者家属提供援助。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称,印度警方把袭击事件归咎于对抗印度统治的武装分子,而一个名为“抵抗阵线”(TRF)的组织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印媒称,TRF的说法尚未得到印度政府的确认。
据路透社报道,TRF 在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上使用“克什米尔反抗军”这个名字。TRF称,发起这次袭击的原因是反对印度政府在当地“引入外来者”的政策,印度让超过8.5万名定居者涌入,造成当地人口结构改变。
报道称,过去近10年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暴力冲突激化。当地不少民众长期对印度中央政府不满,而印度政府不断增强对当地的管控。自2019年以来计划性的人口移入,成为现今“克什米尔反抗军”心生不满而发动袭击的原因之一。
和2019年的普尔瓦马袭击事件类似,帕哈尔加姆镇的袭击发生后,多家印度媒体将矛头对准巴基斯坦。《印度时报》称,这起袭击发生在莫迪访沙特、万斯访印和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近期演讲中重提克什米尔之际,这不是巧合。《今日印度》称,袭击看起来经过了精心策划,时机则选择在近年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安全形势好转、旅游业蓬勃发展之际,这是为破坏当地旅游业,并引发全球关注的行为。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23日在接受巴媒采访时驳斥了印度媒体的指责,称巴基斯坦与这起袭击没有任何关系,该暴力事件是“本土事件”。
《经济学人》称,这起袭击对印度政府关于该地区已经稳定的说法是个打击,并可能再次引发印巴之间的军事对抗。美国《纽约时报》称,印控克什米尔平静的幻象被打破,随着印度官员急于查明世界上军事化程度最高地区之一出现的重大安全漏洞,人们担心这次事件可能会再次引发印巴发生冲突的风险。2019年的袭击事件曾导致印巴发生空战,甚至差点爆发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