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衡水日报
近日,东鹏饮料发布2025年一季报,延续2024年财报的“现象级”高增趋势,一季度成绩单表现依然亮眼,叠加近期公司启动港股上市进程,东鹏饮料引发了市场各方的积极关注。这家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闻名的中国功能饮料龙头,正试图通过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跳板,将其在国内验证成功的“精准定位+渠道下沉+品类裂变”模式复制到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
国内持续高增:从区域龙头到国民品牌的跃迁
据东鹏饮料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48.48亿元,同比上升39.23%,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上升47.62%。核心单品“东鹏特饮”基本盘稳固,实现39亿营收,同比增长25.7%,市占率持续提升。
东鹏特饮产品图增长密码一:精准定位卡位消费人群
东鹏特饮上市之初,目标人群是货车司机。为了精准锁定这个蓝领人群,东鹏特饮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功能定位切入,以“大容量,低定价”的性价比策略响应目标消费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心理,其创新设计的防尘盖更被货车司机二次利用为烟灰缸,成为深度切入消费场景的经典产品案例。
随着东鹏饮料的发展壮大,产品也裂变成多品类矩阵,但其精准定位的产品策略始终如一。如东鹏特饮围绕“累困”时刻,锁定白领、学生、网络主播、体育竞技选手等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群,东鹏补水啦则深度绑定体育运动等“汗点”场景,把电解质饮料从专业赛道拉入了日常消费领域。
东鹏补水啦产品图增长密码二:品类裂变打开第二曲线
东鹏饮料自2023年起确立了“培育第二曲线”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2024年进一步升级为“1+6多品类战略”,即以“东鹏特饮”为王牌产品,同步发力电解质饮料(如“东鹏补水啦”)、咖啡饮料(如“东鹏大咖”)、茶饮料(如“乌龙上茶”)等六大品类,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其中,作为东鹏饮料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支点,补水啦上市短短两年就已成为第二曲线里的第一个“十亿级单品”,据一季报数据显示,“补水啦”实现营收5.7亿,营收占比从9.45%进一步提升至11.76%,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也标志着第二增长曲线的成型。
目前,东鹏饮料的"1+6"多品类产品线已覆盖运动健身、加班、学习、电竞娱乐等多个细分场景,形成了"基础款守正、创新款突破"的立体化产品生态。
东鹏饮料产品家族增长密码三:百万终端的下沉方法论
全国化战略是东鹏饮料的另一增长重器。东鹏饮料以全国化破局,以生产基地为支点,通过“一物一码”“五码关联”技术,搭建起覆盖全链路的产供销数字化体系。
在生产端,东鹏饮料在广东、广西、安徽、重庆、浙江、湖南、天津、云南等地布局13个生产基地,构成的“东西联动、南北贯通”产能矩阵。在销售端,东鹏饮料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拥有超3000家经销商,实现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的全面覆盖,地级城市覆盖率100%,活跃终端网点近400万家。
东鹏饮料的“五码合一”通过“五码关联”,东鹏饮料实现了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路数据打通。在生产环节,能够精准追踪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时间、生产线等信息;在物流环节,实时掌握货物的运输轨迹和仓储情况;在销售终端,商家可以通过扫码快速获取产品信息,消费者也能轻松验证产品真伪。这一数字链路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更让东鹏饮料对市场动态了如指掌,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实现了供需的精准匹配。
全球化破局:复制中国模式的东南亚实验
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东鹏将目光投向东南亚——这片拥有高温气候与密集劳动力的新兴市场,正成为其全球化战略的试验田。
本土化策略:从产品到渠道的精准适配
东南亚市场正在验证了东鹏饮料“中国经验”的可行性。一方面,东南亚市场人口基数庞大,而热带气候带来的全年高温,更是让饮料需求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滋长;另一方面,针对东南亚消费者对甜味的喜爱,东鹏饮料推出贴合东南亚本土口味的产品。东鹏饮料凭借“抗疲劳”核心卖点,迅速赢得当地蓝领与年轻群体青睐。
东鹏饮料借鉴了国内市场扩张的成功经验,将渠道建设放在首位。东鹏饮料与东南亚当地经销商、零售商达成合作,借助当地资源建立起初期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通过入驻711便利店等标杆性销售渠道,品牌在新市场的前期渠道拓展变得更加顺利,逐步建立起东鹏在东南亚市场的品牌背书。
产能卡位:海南与印尼的“双基地”布局
为支撑全球化扩张,东鹏饮料启动海南生产基地建设,并宣布在印尼新建工厂。据市场数据透露,海南生产基地计划投资12亿元,可辐射东盟十国;而印尼工厂则瞄准东南亚最大市场,计划投资2亿美元,设计产能50万吨/年,聚焦本土功能饮料需求。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这种“本土化生产+区域辐射”模式,据华安证券测算,若复制国内“大单品突破+渠道下沉”的经验,东鹏饮料有望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市场”。
资本助力:港股上市的深层逻辑
无论是国内市场的快速拓展,还是海外市场的积极布局,都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东鹏饮料的港股上市,是其从“区域龙头”向“全球品牌”跨越的关键一步。
通过港股平台,东鹏饮料有望获得国际化资本、品牌背书和战略资源,若能在资本助力下,解决本土化难题、加快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与渠道拓展,无疑将提升东鹏饮料在全球饮料产业链的话语权。
结语:
全球化对于日益壮大的东鹏而言,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东鹏饮料蓄势待发。借助港股上市的资本杠杆和“产品本土化+供销协同”双引擎,东鹏正试图改写全球功能饮料市场格局——这不仅是企业的扩张,更是一个民族品牌向世界输出商业模式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