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2025年,贵阳美食频频“出圈”,成为全国游客的“舌尖打卡地”。如何乘势而上,进一步提升餐饮品质?南明区以甲秀楼片区为核心,通过“明厨亮灶”改造、示范店培育、分层培训等举措,推动餐饮业向“食品安心、卫生放心、环境舒心、服务暖心”的高标准迈进。截至目前,该片区已有65家餐饮店完成改造,47家实现“阳光厨房”,10家示范店初具规模,一场由内而外的餐饮品质升级行动正在进行。
政策引领——
从“一户一方案”到“示范标杆”的精进
“甲秀楼片区不仅是贵阳的城市会客厅,更是展示‘爽爽贵阳’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南明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为破解传统街区餐饮业“小散乱”难题,南明区于2025年初正式印发《南明区餐饮业2025年提质升级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为品质提升行动的有力推进提供系统保障。
在政策落地方面,南明区“梯度改造”模式成效显著。建立起甲秀楼周边第一批165户餐饮经营主体动态台账,剔除转让或停业的商户,确保改造精准覆盖;按照“一户一方案”帮扶指导机制,提供后厨改造、设备更新、就餐区域优化等定制化指导;积极选定黔民烤市、李兰英湖南面馆、袁记云饺等10家优秀餐饮经营主体,作为餐饮示范项目重点打造培育,通过“前改带动后改、示范树标杆”力争年内实现甲秀楼周边餐饮经营样貌整体提升。
这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做法有效激发了商户的内生动力,目前,甲秀楼片区已有111家餐饮经营主体提交改造方案,65家完成餐饮店面首批升级改造,46家正在逐步施工改造。
硬件升级——
从“后厨隐蔽”到“阳光厨房”的蜕变
“以前我们的厨房狭小昏暗,现在改造后宽敞明亮,顾客通过玻璃墙就能看到烹饪过程,生意比以前好了两成。”位于下护国路的李兰英湖南面馆负责人说。这家有着三十年历史的老店通过“明厨亮灶”改造,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安全标准完美融合,成为片区改造的典范。
据了解,自3月贵阳市餐饮业服务品质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南明区积极推动甲秀楼片区餐饮店通过安装透明玻璃隔断、视频接入展示、“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方式,将厨房操作间直接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截至目前,已有47家餐饮店完成明厨亮灶改造,在已完成改造的商户中,后厨区域的吊顶、墙面、地面翻新占比较大,就餐区域则聚焦顾客体验感提升,更多专注于艺术墙绘、节能灯、防滑地砖等细节改造,推动整体店面与用餐环境的和谐统一。
针对以往食品信息公示栏破旧、信息滞后的乱象,区市场监管局统一设计制作了150块标准化公示栏,将许可证照、人员健康证、量化分级等信息集中展示,目前已更换112块。同步配发的300套工作衣帽和200本《进货台账》正在发放中,从细节处规范经营行为。“新公示栏不仅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让顾客一目了然看到我们的资质,吃得更放心。”文昌南路的裕良国潮新中点铺负责人说。
软件赋能——
从“表面”到“内质”的双提升
“餐饮品质提升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关键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南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明区构建了“培训+考核+示范”三维能力提升体系。针对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10余场次,覆盖221人次;对新入职员工实施“岗前必训、持证上岗”制度;制作发布“全力打造放心安全的餐饮消费环境”系列宣传视频,主要对餐饮店食材存储、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等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拍摄,向大众直观展示规范、严格的操作环境。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定期发布“红黑榜”。其中,于3月份公布的两期榜单中,袁记云饺等3家规范经营的商户登上“红榜”,24家存在问题的商户被列入“黑榜”。“上榜后很多老顾客都来点赞,这种荣誉比任何广告都管用。”红榜商户代表说。而黑榜商户则被纳入重点监管名单,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撤销,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
示范带动——
从“老字号”到“新表达”的成长
在下护国路,改造一新的黔民烤市古风黔味烧烤餐厅格外引人注目——青砖灰瓦的外立面保留传统建筑韵味,开放式明档里厨师身着统一服装娴熟烤制食材,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厨房温湿度和消毒记录,加工区域的明档展示让前来光顾的食客吃得安心、放心。
“在本轮餐饮业服务品质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我们精心筛选了10家基础好、意愿强的商户作为示范项目重点培育,涵盖黔菜、小吃、火锅等多个品类。通过提质改造,传统老店月营业额较改造前增长明显,成为‘老字号新表达’的成功案例。”据南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示范店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积极拥抱现代管理理念,李兰英湖南面馆引入智能系统管理库存;袁记云饺建立加盟店巡查制度;包整丝娃娃在装修升级期间就邀请监管部门提前审核图纸,确保功能布局科学合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示范建设注重与街区文化肌理相融合。如千翻烙锅在改造中巧妙融入贵州少数民族蜡染元素;裕良国潮新中点铺将甲秀楼剪影作为品牌标识;曹状元街区(甲秀楼以北)的商户统一采用青灰色调店招,与历史建筑风貌协调一致……这种“颜值”与“气质”的双重提升,让餐饮空间成为传播贵阳文化的生动载体。
从“老店焕新”到“非遗小吃升级”,南明区甲秀楼片区的餐饮提质行动,正以“示范引领+全域提升”的模式,推动贵阳美食从“网红”走向“长红”。正如一位吉林游客所言:“这里不仅能品尝地道黔味,更能感受贵阳餐饮的用心与诚意。”
通讯员 杨淞媛
(《以“四心”标准打造高品质餐饮生态圈》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天宫:人形机器人设计关注安全性,摔倒影响因机器人大小而异
下一篇:祖国和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