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4月21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开展‘六个行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就业促进行动”专场。
发布会现场。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就业促进行动”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推动实现“三个”联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其实现尽早就业、顺利就业。
推动实现教育与产业联动。围绕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发布重点产业集群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清单、预警清单、限制新增清单,提高需求与供给的契合度;指导高校“一校一案”制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计划,通过新增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撤销一批,推动本科院校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达50%、高职(专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契合度达80%,提高专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
推动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动。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标准,完善跟踪回访和需求调研机制,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精准度;指导高校按照需求导向、校企合作的原则,及时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动行业产业专家和高校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教学、共同指导实习实训,提高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实用度。
推动实现培养与就业联动。建立高校与区域产业协同机制,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优化区域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校联动布局对促进就业的保障度;针对市场的急需紧缺,设立100个“微专业”和100门“职业能力提升微课程”,开放校内实训基地、联系地方和企业实训中心,开展跨专业交叉短期培训,以同区域线下学习共享、跨区域线上资源互通的形式,提升毕业生动手能力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度;根据企业需要和学生意愿,在不同年级组建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今年订单人才培养规模扩大至3.2万人,“工匠班”新增50个,为企业定向输送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毕业生技能掌握与企业要求的达成度。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卓 庄圆 程英军
新闻编辑: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