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4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卓灵 通讯员 郑岸容 李细田)近日,岳阳市巴陵学校组织高一年级300余名师生奔赴长沙、韶山两地,开展为期两天的“恰同学少年 笃行致远向未来”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将红色教育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开创了沉浸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研学首日,师生们在湖南大学校史馆开启文化寻根之旅。通过校史讲解、文献检索、经典诵读等环节,学生们在岳麓书院“实事求是”匾额前聆听先贤治学故事,分组寻找与毛泽东相关的历史文献,实地探访爱晚亭等红色地标。下午的韶山学校思政课堂以“新时代青年使命”为主题,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子思考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深刻关联。
当晚,《最忆韶山冲》红色演艺秀以激光投影与歌舞艺术相融合的形式,将百年党史浓缩为90分钟的视听盛宴。演出终场时,全体师生自发起立朗诵《沁园春·雪》,声浪与光影交织成震撼人心的思政教育现场。
次日清晨的毛泽东铜像广场上,献花仪式在庄严肃穆中进行。师生代表敬献的花篮缎带随风轻扬,300余人齐声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回荡在韶山红土地上。在毛泽东纪念馆,泛黄的《湘江评论》、补丁睡衣等文物让学子驻足沉思;故居现场教学中,“舍家为国”的红色家风故事引发强烈共鸣。
“这次研学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该校党支部书记介绍,活动特别设计VR海洋生态体验、历史场景还原等互动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入科技体验与生态认知。教学团队全程配备思政教师进行现场导学,确保每个教学点都实现“参观+讲解+研讨”三维联动。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覆盖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研学笔记200余份,收集学生实践感悟300多篇。学校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构建“红色研学+”课程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从“平面教学”向“立体浸润”转型升级。
原标题:岳阳市巴陵学校:笃行致远向未来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