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20日,2025甘肃省科创大赛成果展示类暨“庄园牧场杯”第39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甘肃科技馆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参赛选手、科技教师及观摩群众齐聚一堂,将科技馆变成了创意迸发的活力舞台。
本届大赛共收到各市州科协及省直部门主管学校推荐作品485件,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311件、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作品174件。经过资格审查、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初评评审,入围终评作品总计291件。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涵盖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
上午10点,科技馆一楼中庭座无虚席,中国科学院老年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何林正在为参赛学生和家长讲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感人故事。参赛同学们和家长专注聆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在展区中,来自嘉峪关市明珠学校的学生陆浩宇设计的“感应式智能遮雨棚”引人注目。“这个装置可以自动感应雨水,及时展开遮雨。”陆浩宇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当他向传感器喷水时,遮雨棚迅速展开,引得围观群众连连赞叹。“这个设计很实用,如果后续能应用推广就太好了!”前来参观的李女士说道。
前来参赛的武威市新城区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孙树豪和张春睿正自信地向观众演示他们的“智慧鸡舍”项目。“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调控鸡舍环境,自动调节温湿度,还能精准投喂饲料。”两人稚气未脱,但介绍起作品来头头是道。“看到爷爷奶奶养鸡很辛苦,我们就想用科技帮他们减轻负担。”张春睿腼腆地解释道,“这套系统能让传统养殖变得更智能、更省力。”“孩子们都太棒了!”参观展览的刘大爷牵着孙子,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虽然都是学生作品,但每件都构思巧妙,科技感和实用性兼备,让人感到欣慰和自豪。”
经过激烈角逐,本届大赛最终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51项,二等奖97项,三等奖128项,“庄园牧场”创新专项奖5项。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176项,《居民区楼宇拐角车辆防撞模拟报警器》等32件作品被评为一等奖,《管道维修微型机器人》等61件作品被评为二等奖,《智慧安全过马路》等83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奖100项,《自制多功能电磁现象演示仪》等19件作品获大赛一等奖,《多用途演示实验物联网温度计》等36件作品获大赛二等奖,《有趣的发酵》等45件作品获大赛三等奖。部分获奖选手经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测评选拔后,推荐5名选手代表甘肃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本届大赛由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主办,甘肃科技馆(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以“责任·创新·诚信·合作”为主题,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科普观摩等活动。大赛从基层学校初选到省级终评,吸引全省共计约40万人参加不同层次的竞赛活动。经过选拔,最终有17支代表队入围终评展示环节,371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辅导员齐聚兰州同台竞技,共同追逐科技创新梦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见习记者 秦文玉 杨洁 文/图
上一篇:慢慢来,相信时间的力量
下一篇:徒步三峡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