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人寿”)近期公告称,拟计划增资15亿元,将注册资本提升至30.33亿元。
此次参与增资的投资方均为重庆地方国资公司,其中,有两家为新投资方。对比2024年10月公布的增资方案,此次投资方有变动,即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水务环境”)退出增资,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发展投资”)新进。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与增资方案一同公布的还有监管处罚。因编制虚假报告,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公司治理混乱,三峡人寿及其相关负责人合计被罚超百万元,而这也是其成立以来首次领“百万级”罚单。
对于被处罚后的改进措施以及增资后的发展规划,记者向三峡人寿方面致函了解,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增资方案变动 重庆国资“加码”
根据公告,三峡人寿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5.37亿元增加至30.33亿元,股份总数由15.37亿股增加至30.33亿股。
新增资金分别由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渝富资本”)出资5亿元,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高速公路投控”)出资4.6亿元,重庆发展投资出资4.4亿元,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出资1亿元,其中:重庆发展投资和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是新增股东。
三峡人寿方面在公告中称,此次注册资本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发展基础,增强资本实力,壮大资产规模,提高偿付能力,为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去年10月三峡人寿公布的增资方案来看,其引入的新股东发生了变化。
据2024年10月披露的增资扩股方案,15亿元资金拟由重庆渝富资本出资5亿元,重庆高速公路投控出资4.6亿元,重庆水务环境出资4.4亿元,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出资1亿元。
也就是说,此前宣布参与增资的重庆水务环境退出,取而代之的是重庆发展投资。
若此次最新增资获得监管批复,重庆渝富资本持股比例将增至31.89%,为三峡人寿第一大股东;重庆高速公路投控持股比例增至20.07%,为第二大股东;重庆发展投资持股14.46%,新晋为第四大股东;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持股比例约为3.29%。
另外,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高科”)、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由于未参与增资扩股,持股比例分别由30.49%、13.01%、13.01%、3.24%下降至15.46%、6.59%、6.59%、1.65%。
据悉,这已经是重庆国资第二次出手增资三峡人寿。
2024年1月,重庆渝富资本和重庆高科分别出资2.75亿元对三峡人寿进行增资,使其注册资本金从10亿元增至15.37亿元。
有业内寿险人士在2024年曾对记者透露,重庆国资方对三峡人寿这张寿险牌照较为看重,对于三峡人寿提升资本金的需求会尽量满足。
记者查询重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微信号文章发现,在其2024年10月底披露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做强做优做大三峡人寿是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举措。“三峡人寿作为新加入国资金融板块的重要成员,填补了重庆地方国有寿险法人机构的空缺。对三峡人寿进行增资扩股,是我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盘活国有资产的重要实践。”
因财务造假公司治理混乱被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需要增资扩股提升资本实力,三峡人寿公司治理、内控合规方面问题也亟待解决。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渝金管罚决字〔2025〕20—27号,以下简称《决定书》)显示,因编制虚假报告,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公司治理混乱,三峡人寿被处罚90万元,时任三峡人寿董事会秘书等多名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3月17日,重庆市国资委第二巡察组向三峡人寿党委反馈巡察情况指出,三峡人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经营亏损严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有差距,防范廉洁风险问题突出;推进领导班子建设、选人用人和基层党建工作滞后。
此前在2023年年报中三峡人寿亦坦言:“公司治理制度基本完备,公司治理机制尚能运行,但是由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后,部分董事、监事、高管任职资格未获得监管核准,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公司治理有效性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公司在党的领导、股东股权治理、三会一层运行等多个方面存在诸多问题。2023年报告年度内,公司治理评价等级为E级。公司高度重视公司治理工作,以增资到位、股权优化为契机,以修改章程、加快董监高任职资格核准、健全治理结构等为抓手,切实增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在高管人员任职上,三峡人寿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总经理一职仍旧缺位。
根据三峡人寿公告,作为三峡人寿筹建成员之一的安逸民,在2018年6月被监管部门任命为总经理后仅半年时间,便递交了辞呈。当年12月,时任董事长的黎已铭被指定为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2019年1月,于致华获批担任三峡人寿副总经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复〔2019〕87号)。在担任三峡人寿副总经理4个月后,开始主持三峡人寿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2021年8月,与黎已铭离任同步公告的,还有三峡人寿临时负责人的变更。公告称,经股东大会决议,由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徐永伟担任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
然而没过多久,2022年3月,三峡人寿发布公告称,徐永伟的临时负责人任职时间已于2月25日期满。2023年一季度,徐永伟从三峡人寿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份,三峡人寿拟任总经理马旭参加了一场保险科技论坛,并公开发表演讲。不过,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马旭并未出现在三峡人寿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单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官网也未披露核准马旭的任职资格。
三峡人寿最新高管团队为,总经理助理杨婧;总精算师、临时投资负责人路朝军;董事会秘书兼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刘再辉;审计责任人黄昌兵;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首席反洗钱合规官林兴灯。
风险评级为C类 偿付能力不达标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更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健康的核心指标。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三峡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5.6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8.12%。
在风险综合评级上,三峡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在2023年一季度被下调至D级,2024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已上调至C级,但依旧未达到监管规定的B级标准。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最近两个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不得低于-30%。
而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三峡人寿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分别为-164.46 %、-216.41%。三峡人寿对此解释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因2024年四季度实际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预测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偏差率较大。
经营方面,三峡人寿的净利润持续亏损。2020年至2024年,三峡人寿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0.65亿元、-1.1亿元、-1.97亿元、-2.52亿元。
2020年至2024年,三峡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11.02亿元、6.24亿元、5.59亿元、4.06亿元、3.33亿元,保费收入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今年1月底,三峡人寿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公司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解决,止损治亏取得初步成效。会议还强调,2025年是三峡人寿全面恢复展业的重生之年。公司将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恢复常态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干部人才体系建设、筑牢风险合规底线、狠抓审计巡察整改”六个方面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