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打造智能化时代体系化安全标杆
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及芯片产品矩阵首次公开
□ 本报记者 岳 倩
4月12日,2025广汽科技日活动在广州举行。广汽集团聚焦“安全”主题,首次公开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并发布由12款车规级芯片构成的芯片产品矩阵,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促进汽车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汽车智能驾驶正在从L2级智能辅助驾驶,向更高阶的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迈进。作为全国首批获得开展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资格的车企,广汽集团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销售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面对自动驾驶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以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让用户的智能出行更安心。
据了解,广汽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包含碰撞安全标准、系统化开发流程,以及数字孪生安全仿真系统等智能化开发引擎。其中,碰撞安全标准工况高达60多种。
面对自动驾驶时代,广汽集团打造了包括智能驾驶安全、智能底盘安全、主被动融合安全及电池安全在内的全域安全技术体系。
在智驾安全方面,广汽集团L3自动驾驶系统故障触发率控制在1FIT(10亿小时失效1次)以内,并对定位、感知、计算、电源、制动、转向、驻车、通讯八大关键系统设置了双系统冗余,故障时自动切换备份系统,并配备多层级芯片监控确保安全,用双倍投入让驾乘者更为安全。
在智能底盘安全方面,广汽集团把感知技术、控制算法和动力系统与智能底盘控制深度融合,在提升驾驶体验的同时保障行车安全。其中,广汽的鹰爪系统2.0具有主动稳向功能,车辆通过高速路积水等复杂路面,因单边涉水导致车辆不稳定时,能在30毫秒内修正车身姿态,是人类反应速度的10倍;扭矩矢量控制技术能将冰雪路面的安全驾驶速度极限提高21%,提供更安心的驾驶体验。
广汽集团还提供主被动融合安全技术保障。车辆搭载的全栈融合感知系统和主动安全技术,可以在车辆碰撞前通过雷达和摄像头提前识别风险,在700毫秒内实现躺姿座椅回位,同步启动坐垫气囊、预紧安全带,全方位保护乘员安全。安全气囊融合点爆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碰撞强度下的精准点爆,配合后风窗气囊和二排正面气囊,实现无死角守护。此外,广汽笼式盾甲车身结构、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抗撞结构、六边形蜂窝状多胞吸能结构等设计,共同为用户构建了坚固的安全防线。
电池安全方面,广汽集团立足技术创新,通过高本征安全电芯设计,实现电芯5针穿刺不起火、电芯超180°扭转不起火不冒烟;电池包速冷技术可实现更高效的热管理,防止电芯过热。此外,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通过拥有独立防护舱的电池包、全链路防护的电气设计、全天候监控的电池管理系统等,全方位确保电池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云安全系统能24小时不间断地对整车3881项安全参数做监测,其中包括1307项电池参数,确保车辆无论在运行、充电还是停放状态,都能提供全时安全保障。
安全从来都不只是一项配置,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表示:“作为车企,我们不能只谈体验,却忽略安全。体验可以交给用户定义,但是安全必须要由车企定义,离开安全谈智驾,就是本末倒置。”
活动当天,广汽集团以直播形式公开展示了昊铂HT在64km/h速度下的25%重叠率偏置碰撞测试。测试中乘员舱保持完好,A/B/C柱无变形,车门可正常打开,电池安全达标。同时,气囊、安全带和座椅等安全约束系统精准配合,碰撞测试假人各部位保护均达到“优秀”水准。
智能化时代实现汽车安全离不开安全可控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生态,车规级芯片已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本次科技日活动中,广汽集团发布了与中兴通讯、裕太微电子等联合开发的12款车规级高安全芯片,建立了完整的汽车芯片矩阵,应用场景包括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
同时,广汽集团正式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实施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整车—控制器—芯片”端到端联动验证平台、实施“一芯多源”策略、深化芯片领域投资合作四大重磅举措,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