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走进辽宁鸿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正在为大唐托克托电厂至呼市长输供热管网项目赶制订单。车间外的成品区,一排排码放整齐的产品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外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切实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辽宁鸿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朝阳市建平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之一,是一家专业生产供热管道的企业。产品主要有预制直埋保温管、喷涂缠绕保温管、PERT-Ⅱ耐热塑料保温管、耐热孔网钢带复合保温管等,已远销吉林、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11个省区市。公司逐年加大科技投入,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现已和沈阳化工大学、北京市政科学研究院签约产学研协议,通过合作,助推企业产品PERT-II耐热塑料保温管、DN1600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获得中科评定评价证书,生产工艺及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辽宁鸿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同行业水平中处于领先位置,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最为关键。为此,企业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调整技术参数。
在此过程中,建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不断引导、帮助该企业加大产品评审力度,用产品说话、用标准说话、用数据说话、用客户满意度说话,从而不断拓宽销售市场。
在朝阳市建平县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满墙的荣誉证书格外醒目。“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体现着重大技术突破,映射出科技创新的坚强支撑。
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铁矿石采掘、加工、运输和铁精粉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资产总值1.7亿元。公司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数字化建设、产业绿色升级,实现矿山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企业先后投入约2.4亿元,升级改造破碎、筛分、运输等系统,结合国内外尾矿处理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实现日排放干尾矿4000吨的生产能力。投资15800万元,进行干排铁尾矿综合开发技术集成研究,为尾矿存放及综合利用开辟了崭新途径。
该企业全力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与沈阳农业大学开展长期校企合作,建立“建平盛德日新自然资源利用工程技术中心”,被辽宁省科技厅命名为“辽宁省铁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三年来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已经受理。
校企合作进行的铁矿尾砂改良中低产田土壤项目,不仅解决了铁尾矿堆积问题,还大力促进了农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平整治理梯式农田,年亩产达到700斤,平均增产150斤,每亩增收450元以上,增产幅度在20%以上。
“唯有与创新做伴,民企才能拼出未来。”如今,这一理念已成为朝阳市建平县广大民营企业的集体共识和行动自觉。浓厚的创新氛围、丰硕的创新成果,离不开建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用心营造、倾心帮扶。
向“新”而立,向“高”而行。建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与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向企业和商会推送最新科研成果,协调高校专家到企业技术攻关,组织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达成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推进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度,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则,建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实施梯度培育,积极引导和优化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全县工业企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速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现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目标。
目前,建平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7家,雏鹰企业10家,瞪羚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
建平县全力推进“盟榜带”等建设工作,围绕该县产业特点,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科技攻关项目,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建平县共有省市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40家,实施省市级“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9项,“带土移植”项目8项。
积极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着力引进各类急需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工作。截至目前,落地完成转化科技成果20项,柔性引进创新型人才143人;引进省农业科技特派团4个。着力资源汇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共有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与此同时,建平县强化科技项目申报,积极向上争取科技资金,引导和带动社会各类资金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引导民营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艳丽 徐锋锐)
下一篇:“兵团好物”掘金电商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