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实地参观。
成功举办“邯郸道”骨科论坛。
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吴天昊教授进行会诊。
彭阿钦教授进行术前讨论。
双方院领导合影。
本报记者 王安
“19号床的患者恢复情况如何,术后要更加细心注意患者的恢复情况……”早上七点,晨光熹微,邯郸市第一医院骨科病房内,一群“白大褂”们已经在病床前集合完毕,开始本日的联合大查房工作。
与往日不同的是,诸多主任医师和年轻大夫们在查房时围绕在四位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专家身旁,边问边学、专心致志;以往需要转院到省院的疑难患者在市第一医院安心接受治疗;手术排班表比以前更长,还添加了许多之前市里未做过的手术……这一切的不同让邯郸百姓得到实惠,能够在身边就享受到省里的优质医疗资源;让市第一医院骨科的医生们技术长进,医疗水平提高;让市第一医院异军突起,在骨科领域迅猛发展。这一切的不同都源自邯郸市第一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正式合作的开启。
正式挂牌 专家入驻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正式运营
2024年12月26日,按照邯郸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下大力度以实际行动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要求,邯郸市第一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举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揭牌仪式。
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张振宇,党委副书记、院长侯志勇;邯郸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李之杰,主任李小静;邯郸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信栓力,党委副书记、院长井永法出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领导班子、专家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邯郸市第一医院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干部等200余人参加,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我们第一医院的同仁们,一定要保持空杯心态,把以前的东西都倒掉,从现在起好好地跟着省三院的老师们学习,把理念更新、把知识更新。”在揭牌仪式的现场,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信栓力说道,“我们要全面引进省三院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诊疗规范,严格把控每一个医疗环节,确保医疗安全,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这次合作是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医疗卫生合作,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探索区域医疗高地建设的有益尝试,更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张振宇在致辞中强调,“我们要力争通过3至5年的建设,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打造成一个立足河北、服务山河四省的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揭牌仪式现场,李之杰为彭阿钦教授颁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院长聘书。信栓力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曹俊明教授、吴天昊教授、张黎教授颁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主任聘书。
此次揭牌,是建强医院、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从多角度、多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全面发掘合作深度,拓宽合作广度,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从这天起,在市第一医院,时常看到这样的场景:门诊医生坐在电脑前,一边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一边总结不足,向省三院的主任专家求教指导,“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手术,术后第二天我的腿就能活动了!”在邯郸市第一医院骨外科病房,患者陈先生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说道。
由彭阿钦、曹俊明、张黎、吴天昊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将骨外科前沿技术引入邯郸市第一医院,同时建立起标准化医患沟通体系,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在邯郸“落地生根”。
传承技艺 仁心实践
手把手肩并肩让合作医疗结出硕果
在脊柱外科手术室,一场生动的教学示范正在进行,曹俊明医生正在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操作,目光如炬地锁定患者影像资料。“多注意,进针点要精确选择在人字嵴顶点,角度偏差超过5度就可能造成神经损伤。”脊柱外科曹俊明医生在娴熟操作的同时,向一旁围观的青年医师们详细讲解手术规范,随着进针点精准切入,围观的20余名年轻医师通过监控系统同步观摩,不时发出赞叹。
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骨科科室的常态,“自从曹主任来了我们医院,脊柱科的收住患者翻了一番,脊柱手术本身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现在每天曹主任要上三四台手术,还要边做边讲,我们十分佩服他。”市第一医院骨科医生段登科在学习心得中提到。
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年轻医师们要参与术前三维影像评估、术中精准操作,更要学习基于患者个体化差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省三院和市第一医院合作三个月来,市第一医院脊柱科已经完成脊柱微创、关节置换、多发创伤等复杂手术70余例,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由于脊柱周围神经众多,手术风险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处理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时,需要精确操作以避免损伤神经”曹俊明讲解道,在基层医院,尤其是县区级医院,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限制,脊柱手术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许多患者选择到更大的医院寻求治疗,“但是我们的到来在逐渐改变这一现状,许多原本需要转诊的患者现在可以在家门口接受治疗。我们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医生培养要格外注重理论和知识上的培养,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上手术连拉钩都不配拉。”创伤骨科主任张黎医生叮嘱前来观看手术范例的年轻医生,“医学前沿知识更新很快,我们要不断追逐先进理论,要走在前面,把知识记在脑子里,记在手尖上,才能逐步做到继承和创新。”在平时手术门诊间隙,张黎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分享手术视频,“我们建了一个交流群,每次我做完一个手术分析视频后都会发到群里,让所有的主任和年轻医师一起学习,让大家共同学习最新的医学观念和技术。”张黎希望新老医生都能走在前头,希望他们不仅能做普通的手术,还能有所创新,成为邯郸乃至全省的骨科标兵。
省三院的专家教授们对市第一医院的青年同僚抱有厚望,而青年人也没有辜负对方的期待,“来了这三个月,我就感觉上到主任,下到实习医生们精气神都特别的足,不怕苦不怕累,为患者服务,为患者分忧的精神,还有学习的动力都特别的充沛。”张黎医生赞叹道,自合作以来,医院患者量激增,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市第一医院的历史最高点,“可能一天就要做四十多台手术,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一两点,这种强度大概持续了三四周的时间,真不是一般人能撑下来的。”
跟着骨关节专业主任吴天昊学习的陈晓鹏医生在这段时间实在是收获满满,他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上级医院的大医风貌。“吴主任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阶梯治疗、复杂人工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和髋、膝关节翻修手术,以及运动损伤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陈晓鹏说道,“从早到晚,专家门诊、带领骨关节科大查房、早七点业务学习、学术讲座、晚间复盘手术,快节奏、高效率地带领我们系统学习省三院的工作模式,从患者查体、阅片、手术方案的制定、假体的选择、围手术期的管理、术后哪怕是引流量的多少、手术切口的愈合,甚至是踝泵运动、饮水量都会在他的查房中被一一提及和关注,这是我们需要细致复刻的大医风范。”
“手把手地教学、一对一地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跟上手术难度的曲线。”曹俊明在技能培训课上强调,目前整体采用在手术台上手把手教学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年轻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同时确保不损害患者的利益。“当然这种教学方式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学习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曹医生说,通过三个月的时间,市第一医院的医生正在逐步缩小和省三院专家们的差距,并希望从每一个细节提升自己,包括高难度和低难度的手术。“我们不仅进行高难度的手术,也会应不同手术的需求,展示和讲解基础的手术,带着他们手把手地经历手术过程,让更加正规、更加规范的治疗过程留在邯郸、留在手术台。”
省市联通 就医便捷
让百姓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025年新春上班第一天,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主办的邯郸市第一届“邯郸道”骨科论坛在市第一医院顺利召开。在论坛上,市第一医院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侯志勇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院长彭阿钦教授,创伤骨科手足外科主任张黎教授,脊柱骨肿瘤科主任曹俊明教授,骨关节科主任吴天昊教授通过手术观摩和学术会议形式,深入探讨骨科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前沿技术,共同推动邯郸骨科医学高质量发展。邯郸市各医疗机构骨科代表及线上参会人员共计4000余人参加。
在本次论坛上,侯志勇院长现场直播为邯郸院区收住的一位患者做骨盆手术,“这是一次难以想象的现场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时直播和线上提问的方式同侯院长交流,恨不得每个步骤都问问院长为什么这么做,这完完全全是一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现场教学,我们仿佛身处手术室,站在顶级专家身后观摩手术。”市第一医院郭亮军感叹道,“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全国顶尖专家的手术范式,真是多亏了省、市两家医院的合作。”
能够在两家医院合作下受益的,不仅仅是医院医生,更是在邯郸本地看病的老百姓们。双方携手不仅带来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医疗技术的传播。“省三院能放心派我们几个来邯郸不是因为我们的手术水平有多高,更多的是我们可以随时同省三院联系,在碰上复杂重症患者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同省三院联系,远程会诊给出治疗方案。”张黎说,“像我们之前收住的那位在‘邯郸道’骨科论坛上做手术的患者,他的病情就很复杂,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请侯院长直接过来,用全国顶尖专家的技术手段治疗患者。”
目前,随着两家医院合作的不断加深,双方共同建立了新的远程会诊医疗制度,曹俊明介绍道,“现在当遇见我们觉得很困难、很棘手的患者时,第一时间就可以和省三院发起远程会诊,甚至可以为了患者方便,让患者在邯郸院区收住,让省三院的专家到邯郸做手术,达到让患者少跑路、让治疗跟得住的效果。”
不仅如此,省三院专家们的到来不仅带动了骨科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科室的进步,“有一个患者我的记忆特别深,就在今年二月份,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曹俊明介绍道,“孩子的腿突然没劲了,一般这个情况下我们优先考虑脊柱病变,但是随着深入检查,并没有发现椎间盘突出压入神经类似的情况,因此我们就怀疑是脊髓神经病变。”然后专门针对脊髓神经的神经肌肉病科,全省只有省三院才有。当时孩童双腿无力的情况已经持续十几天了,再不及时治疗后期康复效果肯定跟不上,“因此,我就立马和我们医院联系,当时已经是下午五六点了,到石家庄就很晚了,省三院特地留了一名医生等待他们赶到现场,经过诊断之后就立即安排住院了。”过了几天,当曹医生再次和患者家属确认情况时,已经得知孩子的病症在慢慢好转,他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作为医生,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四位主任医师反复强调的观点,正如在揭牌仪式上要求所说: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让更多患者能够获益,让市第一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快速前进。
展望未来,彭阿钦教授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技术下沉,扩大省三院专家团队在邯郸的常驻规模,引入更多高精尖技术;加快人才培养,建立长期培训机制,选派邯郸医生赴省三院进修,培养本土专家;加大学科拓展,在巩固骨科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向神经外科、运动医学等领域延伸;完善智慧医疗,完善远程会诊平台,实现病例实时共享、手术直播教学;推动区域辐射,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帮扶,带动周边市县医院共同提升。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邯郸百姓在家门口看名医,更要让这里成为辐射四省的骨科诊疗中心。”彭阿钦教授说。
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邯郸市第一医院骨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最终受益的,将是千千万万的患者——他们无需再奔波求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