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来自星星的孩子”被看见
本报讯(薛雅兰)红梅怒放,灵雀在昂首高歌。很难想象,这幅充满生命力的剪纸作品,出自一名孤独症女孩薇薇之手。
日前,在“共绘星图,点亮星光”孤独症儿童青年作品公益拍卖会上,这幅名为《喜上眉梢》的剪纸作品被邯郸富亿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忠信拍下。
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被认可时,薇薇的眼睛亮得像是落进了星星。
时光倒回两年前的夏天。那时,26岁的薇薇被送到邯郸市星扬创业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将剪纸工具递到这个总爱蜷缩在角落的女孩手中,她竟然剪出一只灵动的蝴蝶。
自此,中心里多了个不知疲倦的身影:她用剪纸刻画出百兽之姿,用五谷杂粮拼出生动的“一帆风顺”,甚至能在画画时一坐就是五个小时……为了这次拍卖,她特意选择“喜上眉梢”的祥瑞主题。
在这场持续近3个小时的拍卖中,共有40幅作品找到了“新家”,累计募集善款23850元。
看着屏幕上的数字,邯郸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张程静倍感欣慰。
作为蓝色关爱行动的发起者,每逢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前后,张程静就会进入全年最忙碌的时刻,四处奔波,辗转于媒体、企业和公益机构之间,反复讲述:“我们的孩子需要被看见。”
在现场,“我们的孩子”,是她对孤独症儿童最自然的称谓。而在生活中,她与台下那些眼含热泪的家长并无二致——同为孤独症患儿的母亲。
这种双重身份让她既能理解家长“希望孩子被温柔以待”的期盼,又能以专业视角洞察群体困境。“过去我们总想着庇护,现在终于学会放手。”张程静说,正是这份觉醒,促使她在2009年发起蓝色关爱行动,致力于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从被助者蜕变为自助者。
与传统帮扶不同,蓝色关爱行动构建了包含技能培训、心理疏导、艺术疗愈的立体支持体系。在创业中心的教室里,孩子们通过绘画、音乐、手工艺与外界对话。“艺术创作不仅帮助孩子们表达自我,当作品被展出、被收藏时,这种认可带来的不仅是精神慰藉,更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希望。”张程静说。
拍卖会上,一幅由珍珠拼贴的童趣画作被反复加价10次,最终以万元成交。竞拍者举牌的动作里,不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社会对特殊群体价值的认可。
如今,这样的“认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邯郸市高尔夫球协会会长刘文亮在市内球场竖起爱心义卖墙,70幅特殊画作与蓝天绿茵相映成趣;谢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贝不仅批量认购粮食画,还计划举办直播专场义卖孩子的作品……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整理展品。春风穿过展厅,拂过那些尚未撤下的画作,这些斑斓的色彩,仿佛正在诉说着关于成长与守护的故事。
据悉,本次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支持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项目。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来自星星的孩子”在艺术的陪伴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上一篇:留学路的风味
下一篇:海关专班全程“保姆式”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