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郭潇 赵尚卿)3月31日,康保县人民法院通过“法官+律师”联动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被告按期履行赔偿义务,实现案结事了。
2024年6月,徐某在某建筑公司工地从事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时不慎跌落,受伤严重。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徐某将某建筑公司诉至法院。法官经审查发现,这起案件事实清楚,但双方对立情绪严重,遂启动“法官+律师”联动调解机制化解纠纷。
调解过程中,法官详细为某建筑公司负责人阐明提供劳务者受害的责任划分规则,明确指出该公司未提供安全设备,对徐某受伤存在主要过错,同时引导徐某合理主张赔偿项目。律师则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核算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明细,并以行业惯例为切入点,与该公司沟通。经过五小时“背靠背”调解、“面对面”释法,某建筑公司负责人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徐某也同意降低部分诉求。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建筑公司分三期共赔偿徐某33万元,现已全部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