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仍不公正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文化冲突、生态污染等诸多问题频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邃洞察和战略远见,以中国智慧服务于当代世界治理,为世界各国同心协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指引,充分展现了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责任担当。
一、以“中国之智”服务于当代世界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开放融合、平等互鉴、合作共赢的价值原则,旨在建立更为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其独特的东方智慧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阻力来自试图垄断发展利益的西方大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破解这一难题的“中国之智”,即在抵制国际关系中的霸凌和“独食”的同时,通过现实的模式作出体现公平正义国际治理体系的示范。这里的关键在中国以身作则,坚持合作共赢,不搞“赢者通吃”。中国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倡议,如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合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注入新动力,矢志不渝地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解决全球治理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一方面,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呈现不可逆转之势;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不确定、难预料等因素增加,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向何处去”的历史十字路口。作为新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兼具思想指引与实践导向,激发世界各国承担自己的责任,从不同领域推动全球治理。以平等参与为纽带,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引领我们走出当代发展困境,为推动世界和平共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确定性力量。
二、以“最大同心圆”防范化解全球风险
面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民族民粹主义、伪多边主义以及“脱钩、断链”等逆全球化行径,尽管世界各国仍存在意识形态分歧与地缘博弈,但不同国家和地区渴望通过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自身发展的共同需求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构建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合作框架,寻求世界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构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最大同心圆”。
以“最大同心圆”防范全球风险。当今世界利益格局依然复杂多变,分裂、对抗风险不减反增。随着全球风险的日益加剧,西方一些国家“以邻为壑”的应对方式进一步引发不确定性,全球风险正从自然力量主导的外部风险转向人类行动驱动的内生风险。面对外生的自然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整合全球资源,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及时监测和预警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面对内生的人为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文明多样性,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倡导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通过文化交流消解文化分歧,消弭文化冲突,进而以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改变“以邻为壑”的风险应对思维,建立防范全球风险的思想屏障。
以“最大同心圆”化解全球风险。全球风险叠加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韧性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韧性意味着初遇风险时的快速响应,以及风险结束后的迅速恢复。具有韧性的全球治理体系强调世界各国间以及各国与国际组织的协调合作:一方面通过多信息通道敏捷识别风险,另一方面依托多中心行动网络和多元化制度安排迅速应对风险,进而最大程度地遏制“孤军奋战”导致的不负责任行为,最终促成世界整体利益。面对已经发生的全球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依托多方协调机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统一救援力量,这既可避免各自为政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应对不力,又能通过促进各国政策协调一致防止政策冲突加剧全球风险,从而重塑全球治理体系韧性,推动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球风险应对与化解效能。
三、以“普惠包容”实现各国协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彼此依存、相互依赖,但全球发展不均衡、不协同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视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路径,并将“普惠包容”的价值理念贯穿其中,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借助全球互联互通优势促进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引领世界各国协同发展。
提升发展的互惠性。科技是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全球化进程中,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凭借科技优势获取超额收益,挤压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更是打着保护主义名义试图维护其霸权地位,公然破坏普惠、平等、共享的全球经济秩序。基于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引领世界各国重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通过建立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多边贸易机制,逐步打破“中心—边缘”的依附结构,借助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兼容共生,推动单一利益向多边共同利益转化,最终打造休戚与共的全球发展新格局。
增强发展的协同性。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协同问题,其不仅表现为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同发展困境,而且体现为一国范围内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同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人类利益的整体性和长远性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破解全球协同发展问题提供全新路径。它不仅将均衡发展理念贯穿于全球发展的各个领域,试图平衡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依循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协同发展,倡导“共同但有区别”的生态责任观,践行“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平等价值观,通过应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责任赤字”构建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体系,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视野出发,倡导全新的全球治理方式与发展模式,打破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零和博弈”思维定式,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从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蓝图,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其超越时空的思想魅力,必将凝聚越来越多的共识,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分别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3BKS05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