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山 罗本成〛
近年来,大连市围绕加快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标,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快大连港航产业“数字蝶变”,着力推进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港航基础设施能级稳步提升,有力支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数字赋能港航产业逐现成效,数字服务能级与水平显著提升;港航服务要素集聚效应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势头良好;港航产业数字生态逐步健全,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大连港航数字化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数字创新引领能力发挥总体不足,港航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数字赋能发展亟待提档升级等。对此,建议大连遵循“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数字化转型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创新价值链,开创数字赋能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港航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整体性谋划,以全面数字化驱动生产、管理、服务、治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统筹推进港航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启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十五五”规划编制,并明确配套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大连国际枢纽港地位,稳步提升港航基础设施能级。推进实施组合港以及区域港口一体化经营战略。加快出台“招航引货”政策,争取中远海运、马士基等船公司开通直航航线、加挂美洲等远洋干线。积极研究发展开辟北冰洋航线。二是制定出台港航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目标、重点和技术路径,高标准、科学设定数字化转型的指标体系。三是着力抓好组织实施。组建大连市推进港航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港航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夯实数字底座,着力提升港航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化港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提高港航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一是强化基础数字能力。按照“数字大连”规划总体部署,推动港航“新基建”发展,稳步推进港航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二是深化智慧港口建设。推进辽港“智慧港口2.0”项目建设,有序实施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港口装备技术升级。推广到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提高岸电使用率。三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企一战略”。建立港航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将数字化转型目标纳入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提高港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和能力。
强化协同联动,全力打造大连“港航+”服务品牌。以数据为核心要素,推进港航效能提升与对外增值服务“双轮驱动”,打造大连“港航+”服务品牌。一是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持续推进港口、站场、园区和枢纽等智能化改造。依托辽港集团与招商EPORT等平台,推动建设一体化港航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创新以港口为枢纽的“货运一单式、信息一网通”港航物流运作体系。研究构建海空联运体系,优化异地货物来连中转流程,推进“空+海+陆”货物运输有效衔接。二是打造数字供应链服务。支持物流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引导港航企业通过数字化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产业链“链主”企业,鼓励发展“平台+供应链”模式。三是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完善口岸监管设施建设,优化口岸监管流程,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数字化。推动“单一窗口”功能覆盖国际贸易全链条。四是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依托“数字大连”相关建设部署,推动打造“一网协同”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体系。优化再造港航政务服务流程,推进“一网通办”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样板。
深挖数字潜能,着力培育大连港航数字经济。以全面数字化推动港航服务提升、规则重构、功能重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做大港航数字经济。一是创新港航数据服务。依托大连DPN、大连电子口岸等平台,推动口岸、物流、交易、金融等数据集成。推动中日韩国际口岸数据互联互通。研究设立大连航运交易场所,推动航运交易业务发展。探索拓宽航运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构建航运衍生品交易、结算和信息平台,支持航运金融领域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建设全国一流、东北亚领先的海事法律服务中心。二是打造港航数据交易平台。积极推动航运指数期货品种上市,稳妥构建航运衍生产品体系,探索新型要素交易服务。三是建设航运咨询服务平台。推动“大连航运指数”市场化、国际化,做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推动建设全球航运智库联盟。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港航数字化与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相结合,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培育形成数字化新动能。
坚持开放融合,加快打造数字港航新生态圈。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促进打造开放融合的港航数字生态圈。一是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打造航运要素聚集区。制定出台金融保险扶持政策,吸引航运金融资源集聚。加快大连集装箱运力期货和干散货运价指数研发。着力推动港航、物流、商贸、信息服务与临港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釜山、迪拜、新加坡等港口交流,鼓励企业“走出去”。二是建立健全港航数据治理体系。理顺港航产业相关管理部门政务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实现数据“一池统管”。建立港航产业数字化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数字化标准工作指南。三是强化数字化人才支撑保障。加快引进掌握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引领产业数字化的领军人才。实施“引培生”计划,探索“人才飞地”跨国界跨区域合作模式。大力培育打造本地港航数字化高端智库。四是加快培育特色港航文化品牌。加强与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交流合作,常态化举办国际性港航论坛、港航博览会、港口商贸推介等交流活动。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固定主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北亚国际航运峰会”,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品牌,成为“国际航运会客厅”。
(作者分别系市咨询委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上一篇:植入“防撞墙”治疗金属“慢性病”
下一篇:一九八七年属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