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新疆若羌县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近日在台特玛湖以北区域的5200亩生物治沙区,138万株梭梭苗成功落户。
连日来,在台特玛湖以北的广袤土地上,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春季植树,有的搬运苗木,有的清理滴灌带,有的将树苗植入土壤,一派繁忙景象。 “现场每日投入人力80余人,每人每天能种植1000多株苗木。”巴州茂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曾国平告诉记者。
图为若羌县治沙工程现场。张达摄台特玛湖以北区域是若羌县的沙源地之一,以盐碱地及沙地为主,沙化程度严重。为抵御风沙侵袭,若羌县探索“工程+生物+沙产业”治沙模式,在该区域进行生物治沙试验,施工单位精心布置了草方格,并预留空地,计划种植黑枸杞、酸枣、沙棘等经济作物。
图为若羌县治沙工程现场。王中信摄据若羌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专班干部艾斯凯尔·热合木介绍,生物治沙项目是若羌县于2024年启动的2.14万亩防沙治沙工程的一部分,将巩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效,助力从锁边迈向扩边。下一步,将做好浇水、培土等后续管护工作,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上一篇:省钱啦!快来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