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4月4日讯(通讯员 刘洋 志国 记者万凌云) 谚语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已至,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播种的关键时期。在镇江句容,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开展玉米苗的移栽作业。
在句容茅山镇蔡门村的玉米种植基地,1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玉米移栽作业。栽苗、覆土、压实,每个环节都衔接紧密,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随着工人们的辛勤劳作,一行行翠绿的玉米苗整齐地挺立在田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场
据了解,此次移栽的是一种名为"牛奶玉米"的特色品种,总的移栽面积约25亩田。茅山镇蔡门村党总支书记袁佳告诉记者:“我们牛奶玉米总共分4批育苗移栽,这里可以分批上市,延长销售时间。”
袁佳介绍,这批移栽的玉米预计6月初就可以进入采摘期。目前整个基地占地110亩,除牛奶玉米外,还将种植小红玉、黑甜糯等多个优质品种。“我们前期做了覆膜加装这个滴灌带,就是为了提升玉米的品质,也增加玉米的产量。”
句容茅山镇蔡门村地处丘陵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近年来,在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下,村里积极引进并种植了各类新品种的鲜食玉米。此外,基地还不断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通过“小田变大田”、沟渠翻建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了玉米的种植条件。“下一步我们联合江苏省农科院然后针对我们蔡门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应该是在玉米的口感,品质可能会有一个进一步的提升。”
近年来,句容在稳定稻、麦、油等主要粮食作物的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丘陵、山区、岗坡等地,鼓励农户发展大豆、玉米、薯类等杂粮和粗粮的种植。预计全年句容各地大豆2.42万亩,玉米3.96万亩,薯类1.23万亩。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