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4月3日讯 (记者 李国萍)清明时节,追思悠悠。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殡葬市场环境,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连日来,内蒙古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殡葬服务和祭奠商品的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规范清明期间殡葬用品市场秩序,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
在包头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民政部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及用品市场开展全面检查,严查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捆绑销售、虚假宣传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深入殡葬服务机构及用品商铺,认真核查经营资质、价格公示等情况,集中整治劣质祭品、违规广告等问题,并同步开展“执法+普法”行动,向经营者、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倡导文明祭扫新风,推动形成社会监督共治格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殡葬用品价格标注是否清晰规范,是否存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未标明费用的情况。针对公墓价格方面,严格查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等是否在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是否严格遵循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执行,杜绝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象。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放了关于规范清明节期间殡葬领域经营行为的提醒告诫书,告诫各殡葬服务机构、殡葬用品经营者要在显著位置清晰标示商品名称、价格、计价单位等信息。同时,执法人员也提醒广大群众若发现殡葬领域存在违法问题,可拨打12315电话或通过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保持殡葬领域高压监管态势,切实守护群众“身后事”的尊严与公平,让清明节更“清明”。
下一篇:全区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