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总额减少14%,净资产合计减少17%,净利润减少0.46%,而管理费却增长19.9%。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基金在2024年的运作情况,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微降,资产规模缩减
本期利润与资产净值变动
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448,251,937.42元,较上一年度的450,338,705.49元减少0.46%。从各份额类别来看,A类本期利润为276,231,992.77元,C类为161,692,843.66元,E类为10,151,348.59元,F类自新增份额以来利润为175,752.40元。
在资产净值方面,2024年末基金净资产合计为12,593,319,503.38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15,130,104,398.66元,减少了17%。各份额类别中,A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6,854,914,154.93元,C类为5,644,865,512.77元,E类为30,489,298.45元,F类为63,050,537.23元。
份额类别 | 2024年本期利润(元) | 2024年末资产净值(元) | 2023年末资产净值(元) | 资产净值变动率 |
---|---|---|---|---|
A类 | 276,231,992.77 | 6,854,914,154.93 | 9,010,739,870.28 | -23.92% |
C类 | 161,692,843.66 | 5,644,865,512.77 | 6,085,274,345.78 | -7.24% |
E类 | 10,151,348.59 | 30,489,298.45 | 34,090,182.60 | -10.56% |
F类 | 175,752.40 | 63,050,537.23 | - | - |
合计 | 448,251,937.42 | 12,593,319,503.38 | 15,130,104,398.66 | -16.77% |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
2024年,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42%;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同样为3.42%;E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42%;F类自新增份额以来净值增长率为0.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97%。各份额类别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显示出基金在2024年的表现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类别 | 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
A类 | 2.57% | 3.42% | -0.85% |
C类 | 2.37% | 3.42% | -1.05% |
E类 | 2.19% | 3.42% | -1.23% |
F类 | 0.60% | 0.97% | -0.37% |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债市震荡中稳健操作
投资策略分析
2024年债市整体震荡走牛,一季度因降准、LPR利率下调等因素,债市做多情绪强劲,随后市场止盈需求增加,各期限小幅调整后窄幅波动。二季度经济数据处于弱复苏状态,债市收益率下行。三季度央行多项操作影响债市,信用债表现不及利率债。四季度权益市场波动影响债市,年末收益率加速下行。
在此背景下,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基金坚持稳健操作思路,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运用杠杆和久期策略,主要配置短久期、中高等级品种,严控组合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以获取稳定回报。
业绩归因
尽管基金采取了稳健策略,但各份额类别净值增长率仍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这可能与债市的复杂波动以及基金在资产配置、时机把握等方面的决策有关。例如,在某些时段,市场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基金的调整未能及时跟上,从而影响了收益表现。
费用分析:管理费增长,需关注成本
管理费与托管费
2024年,该基金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37,148,436.96元,相较于2023年的30,944,287.58元,增长了19.9%。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14,219,543.26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22,928,893.70元。
基金托管费方面,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9,287,109.25元,较2023年的7,736,071.94元增长了19.92%。
年份 | 管理费(元) | 托管费(元) |
---|---|---|
2023年 | 30,944,287.58 | 7,736,071.94 |
2024年 | 37,148,436.96 | 9,287,109.25 |
变动率 | 19.9% | 19.92% |
费用对收益的影响
管理费和托管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金的运营成本。尽管基金的收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费用的增加可能会对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产生一定的侵蚀。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除了关注业绩表现外,也应重视费用成本对收益的影响。
投资组合分析:债券配置主导,关注信用风险
资产配置情况
截至2024年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94.97%,金额为12,106,715,596.39元,其中债券投资11,987,768,459.17元,资产支持证券投资118,947,137.22元。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0.33%,其他各项资产占比0.80%。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
---|---|---|
固定收益投资 | 12,106,715,596.39 | 94.97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42,429,731.28 | 0.33 |
其他各项资产 | 101,971,476.71 | 0.80 |
债券投资明细
从债券品种来看,金融债券占比25.29%,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占16.96%;企业债券占比49.66%;同业存单占比4.31%。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中,23国开14占比9.00%,20民生银行二级占比6.94%等。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金融债券 | 3,184,256,087.34 | 25.29 |
企业债券 | 6,003,330,636.66 | 49.66 |
同业存单 | 543,392,188.50 | 4.31 |
基金投资的部分债券发行主体如方正证券、国开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存在违规受处罚情况。虽基金管理人认为对公司投资价值未产生实质影响,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信用风险,这些主体的信用状况变化可能对基金资产价值产生潜在影响。
份额持有人结构与变动:机构占比稳定,份额有所流失
持有人结构
截至2024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25.71%,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74.29%。A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44.56%;C类份额中,个人投资者持有97.03%。
份额级别 | 机构投资者 | 个人投资者 |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持有份额(份) |
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A | 2,544,974,928.44 | 44.56% |
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C | 141,515,397.87 | 2.97% |
合计 | 2,712,286,185.43 | 25.71% |
份额变动
2024年,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基金总申购份额为41,674,250,439.28份,总赎回份额为44,111,661,503.46份,导致基金份额总额从期初的12,982,005,127.50份减少至期末的10,549,580,163.32份,减少了14%。各份额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赎回情况,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基金的信心有所波动。
份额类别 | 期初份额总额(份) | 总申购份额(份) | 总赎回份额(份) | 期末份额总额(份) | 份额变动率 |
---|---|---|---|---|---|
A类 | 7,699,969,800.13 | 27,623,952,157.07 | 29,612,697,690.11 | 5,711,224,267.09 | -25.82% |
C类 | 5,252,561,821.84 | 13,075,203,360.10 | 13,567,736,166.67 | 4,760,029,015.27 | -9.37% |
E类 | 29,473,505.53 | 910,677,227.41 | 914,354,873.82 | 25,795,859.12 | -12.48% |
F类 | - | 64,417,694.70 | 11,886,672.86 | 52,531,021.84 | - |
合计 | 12,982,005,127.50 | 41,674,250,439.28 | 44,111,661,503.46 | 10,549,580,163.32 | -14.12% |
展望与建议:关注市场变化,谨慎投资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
国际方面,美国大选结果使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国内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投资增速或继续底部徘徊。债市进入“1%利率时代”,支持性货币政策有望延续,流动性将保持充裕。
投资建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鉴于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基金在2024年的表现,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市场变化,以及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尽管基金坚持稳健策略,但市场波动仍可能对其业绩产生影响。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也可对比同类基金的业绩、费用等指标,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需持续关注基金所投资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防范信用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