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取消国资委(提升国资国企改革)
admin
2022-07-19 08:21:20
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收官之际,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又有新动作:在国务院国资委的主持下,13组专业化整合项目日前进行了集中签约,涉及23家中央企业,约占国资委监管央企数量的四分之一。

  作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央企重组整合加快推进,对宏观经济和国企自身发展意味着什么?接下来这一领域的改革还有什么安排?

  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

  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

  国资委此前曾明确表示,2022年将重点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的专业化整合。

  此次集中签约,除中央企业外还涉及海南省国资委及地方国有企业,涵盖数字科技、能源装备、供应链服务等领域。项目包括中国电子和中国物流数字科技平台合作项目、航天科工和东方电气集团能源装备企业划转项目、招商局集团和厦门象屿供应链服务合作项目等。

  “新华视点”记者在签约现场了解到,这批整合项目既有同类业务的横向集聚,又有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贯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业的央企,具有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通过整合央企物流资源而组建的一家“年轻”央企,去年12月刚刚成立。

  两家企业此次签约推进战略协同,将围绕共建现代物流体系和物流数字科技平台,全面加强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综合物流服务等方面合作。

  央地合作也是此轮专业化整合的一个亮点。签约当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与海南省就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整合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任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发展通用航空新业态,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业内对这项改革颇为期待,认为改革不仅将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也将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速落实落地。

  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国企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近年来动作不断。

  过去10年中,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并新组建、接收了国家管网集团等9家中央企业,仅在2021年就有中国星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4家新央企先后亮相,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从117家调整至97家。

  “有些专业化整合组建了新的央企,更多的专业化整合则是将同类业务或上下游业务从非主业央企集中到了主业央企。”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分析说,无论哪一种整合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合油气管网资源组建的国家管网集团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推动油气保供能力持续增强;鞍钢重组本钢后,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加快形成;央企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整合了10家央企的煤炭资源,涉及产能超2.8亿吨、资产总额1400多亿元,推动央企主业进一步聚焦……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中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全球市场剧烈波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遇到挑战,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在此背景下,深入实施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专业化整合,有利于中央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合”字上多下功夫

  这项改革下一步将如何深化?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等会议传递出新的信息。

  推动资源不断向主业企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链长”企业集中。

  翁杰明表示,要通过深入开展央企间资源有效整合,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并努力实现“应整尽整”“应合尽合”。

  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内部深度整合融合。

  全面梳理央企集团业务板块,厘清业务边界,打造发展更为专业的子企业;推动区域布局更成体系,解决管理“叠床架屋”、投资建设重复等问题;坚决退出不具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根据中央企业的发展实际,国资委已经明确了一系列改革重点。

  此外,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之间的重组整合有望继续“加码”,在培育与地方发展定位相契合的支柱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中的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重组整合,重组是第一步,未来还要在“合”字上多下功夫。

  “重组完成后,还需同步做好内部体制机制、文化、管理、技术、市场资源等多领域的深层次整合协同,而这些深层次的整合更重要,也更具难度。”刘兴国说。

  据了解,国资委计划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做好重点整合项目的协调推动,探索建立专业化整合资源信息对接共享机制,适时对重点企业、项目开展整合效果评估,推动这项改革举措取得更大成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被室友电瓶烧伤大学生走路不用扶... 【#被室友电瓶烧伤大学生走路不用扶了#】#大学生被室友电瓶烧伤案追加被告# 8月1日,#大学生被室友...
多地文体娱产业营收快速增长,情... 数据显示,今年多地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的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是国...
铜价“狂飙”,这家矿业公司半年... 每经记者|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贺娟娟     受益于铜价上涨,西部...
南北文物精品相聚常熟,讲述“何... 澎湃新闻获悉,7月31日,“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在常熟博物馆对外展出,呈现了来自15...
IPO鹰眼预警 | 丰倍生物毛...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2025年7月31日,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明冠新材(688560.SH)... 格隆汇7月31日丨明冠新材(688560.SH)公布,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海晨暨鑫通过集中竞...
祝贺!陈芋汐第4次获世锦赛10... 【祝贺!#陈芋汐第4次获世锦赛10米台冠军#[威武]】#世锦赛女子10米台中国队1金1铜# 当地时间...
WAIC2025余温未散 基金...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上海7月31日电(记者 魏雨田)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近日在上海...
铜陵洁雅生物5%以上股东拟减持... 近日,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我国建成首个水利领域国家标准验... 近日,由水利部推荐申报的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是首个水利领域国家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