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据北京市民政局预测,今年清明节期间,3月29日、30日,4月4日、5日、6日共5天为祭扫服务高峰日。为做好祭扫服务,北京市属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情况,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便民、惠民服务。
于2022年挂牌成立的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殡葬服务中心”)聚焦“惠民生态”,围绕新理念、新服务、新技术和新作为,下属的东北义园、金山陵园、西北旺公墓三个墓园共推出32项便民、惠民措施,开展鲜花祭奠、水溶祭祀以及代客祭扫等多种祭扫服务形式,积极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祭扫的殡葬新风尚。值得着墨的是,东北义园已逐步形成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抗战精神、培育家国情怀的红色祭扫文化。
打造红色祭扫文化
殡葬服务中心下属的东北义园,位于海淀区颐和园路,毗邻圆明园、颐和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
上世纪30年代,爱国将领张学良出资买下这里组建东北义园,用以安葬客死他乡的东北籍军民,这里长眠着千余名东北军军官及东北同胞,见证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和牺牲精神。
1961年,东北义园交由北京市民政局负责管理。为改善墓区环境,弘扬爱国主义,激励教育后人,2007年,东北义园全面启动整体改造工程,于2012年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19年,更建成了集骨灰安置、爱国主义教育展陈于一体的园林化沉浸式墓园。
东北义园的地宫内设有东北义园抗战纪念地展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历史和精神。为打造红色祭扫文化,殡葬服务中心特别成立了讲解员队伍,并安排专人对东北义园的文化进行挖掘研究。
据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普介绍,今年东北义园举办第三届公众开放日活动。为此,殡葬服务中心在东北义园内地宫入口处推出10块宣传展板。
展板其中一侧为儒学经典的集中展示。“东北义园的前身为澄怀园,历史上很多上书房大臣和名人都在此居住和办公。”黄普说,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学经典进行集中展示,以此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展板的另一侧则为东北义园主要创始人及在此处安葬的历史名人简介。黄普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希望通过展板展示的形式来追溯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抗战精神,培育家国情怀,从而激励当代人努力奋斗、不断前行。
“下一步,殡葬服务中心将会依托东北义园抗战纪念地,深入开展红色传统及革命理想教育,厚培精神土壤,发挥铸人、铸魂、育人的作用。”黄普也提示,需要现场讲解服务的市民需要提前进行预约。
推出32项便民惠民措施
据黄普介绍,今年清明节期间,殡葬服务中心共推出32项便民、惠民措施。
东北义园在接待点免费为有需要的祭扫群众提供轮椅;地宫提供绢花等平价祭奠用品;清明期间延长祭扫服务时间,每日视具体情况而定;高峰服务日期间设立志愿服务岗,提供开水、座椅、雨伞、一次性雨衣等便民服务。
殡葬服务中心下属的金山陵园,位于香山附近,依山而建,青山秀水,苍松掩映,墓台交错,整个墓区宛如一茶壶。
今年清明节期间,为了方便前来祭扫的市民,金山陵园协调了多处停车场,还安排了免费班车,在两处停车场与陵园入口处往返接送祭扫市民,同时,还设置了充电桩,为市民提供临时充电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金山陵园把人性化服务的细节几乎做到了极致。在陵园入口处有鲜花;在墓区的接水点,工作人员放置了小水桶、抹布等,还间隔放置了清扫用的扫帚,方便祭扫市民使用;描金笔、金粉、丙烯等也可供祭扫市民免费使用;还贴心地为祭扫市民提供饮用热水、应急药箱、老花镜以及免费的登山拐杖,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工作人员还在墓园内装饰了一些设计独特的小景观来美化环境,让家属感觉像在公园一样。
由于墓园面积大,又依山而建,有的祭扫市民找不到故人墓碑的具体位置,工作人员还提供故人安放位置信息查询服务,并引导祭扫群众找到具体位置。今年金山陵园还为市民提供免费的上山下山摆渡车服务。
践行绿色低碳祭扫新风尚
清明节前,北京市民政局倡导市民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东北义园和金山陵园也在持续创新低碳祭扫新方式。
今年清明节期间,东北义园推出了水溶祭扫的新方式。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个直径约1.2米的青瓷缸内,游戈着数条各色锦鲤,激起的水花让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纸片荡来荡去,小纸片上还有若隐若现的字迹。
据介绍,在水面上漂浮的小纸片叫作水溶便笺,市民可以把寄语写在便笺上面,然后投入水中。这种便笺由植物合成的木浆制作,上面的文字则是用食品级颜料书写,遇水则会慢慢溶解,安全无污染。“这种形式既体现了绿色生态殡葬的理念,也符合文明祭扫的倡导。”黄普说。
金山陵园也推出了免费代客祭扫服务。“因为墓园内的山比较高,很多老年人不便前来祭扫,也有一些市民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现场来祭扫,为进一步做好对这部分市民的服务,我们也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黄普特别提示市民,“这些服务是免费的。”
如何预约代客祭扫服务?家属可通过电话提出代祭扫服务需求,把代祭扫服务的位置告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在清明期间代为祭扫,并在祭扫全过程拍摄照片,如果家属有录像需求,工作人员将进行全程录像。在完成祭扫后,工作人员会把照片或者录像反馈给家属,让家属对服务进行评价。
“这些服务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黄普介绍,因为金山陵园建成时间较早,当时并没有修建循环道,所以擦洗墓碑的水或是家属要求的鲜花等全部祭扫用品都需要人“背上去”,最高的地方徒步就得走20多分钟。“虽然比较辛苦,但便民、惠民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黄普表示。
“今后,我们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持续创新惠民、便民举措,积极倡导文明节俭治丧、绿色低碳祭扫的殡葬新风尚,不断助推殡葬服务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黄普表示,“为市民提供贴心的人性化细节服务,让市民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