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3月28日,KLN(嘉里物流更名后)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并举行业绩发布会。
据其年报披露,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3%,达到582.74亿港元,较2023年的474.08亿港元显著提升;核心经营溢利同样增长23%,由2023年的22.07亿港元增至27.25亿港元;核心纯利增长12%,从12.14亿港元上升至13.57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长95%,由7.91亿港元增至15.42亿港元。
业绩会上,管理层指出,得益于KLN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善用集团网络资源,为客户提供了具弹性及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进而使得KLN在2024年业绩上充分展现韧性。
国际货运方面,受惠于中国内地、美国、香港及亚洲其他地区等主要市场增长,集团国际货运业务录得39%升幅。
但也要注意到,香港及中国内地等主要市场经济受到外部环境改变和内部消费转型影响,导致集团综合物流业务的分部溢利下降3%。
驱动力
观2024年宏观经济情况,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通胀持续缓和,商品贸易有所回升。然而,宏观市况仍面临各种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去全球化等,均扰乱全球贸易及加速供应链重塑。
红海局势亦为全球物流市场带来巨大挑战,具体来说,海运运费于2024年五月开始急升并维持高水平,涵盖所有出口国家,包括东南亚、欧洲和美国贸易航线。
虽然运费方面不断抬高、红海局势带来挑战,但海运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出现供不应求情况,KLN充分把握机遇,为客户提供市场少有的承包舱位。
管理层认为运费高或低是无法控制的,这个是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无论市场情况好与否,KLN都会交上成绩表。
此外,管理层还表示,2024年KLN的业绩处于行业的中上水平,做出了12%的增长,这主要因为KLN提供的是全面性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市场需求方面,管理层表示,目前市场对物流的需求依然存在,KLN的优势在于有全球的网络、全球的系统,同样有三四十年的经验去帮助客户。“市场不是KLN制造出来的,而应该是如何利用市场去为股东牟取最大利益才是KLN现在正在做的。”
3月19日,鄂州顺嘉南区国际2号货站开业。产城园区评论了解到,鄂州机场项目是顺丰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重要货运和客运机场,鄂州国际货站主要承担着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货运航班的进出口地面保障工作。
具体可溯源至2023年11月,顺丰与嘉里物流成立合资公司鄂州顺嘉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KLN持股51%),负责鄂州机场国际货站的运营,双方通过多模式探索,为国际货站引入货量。
2024年5月4日,嘉里物流运营的B747全货机从鄂州直飞芝加哥,载运105吨高端电子产品,实现了多项突破。运输时效上,相比落地美国东海岸后卡车转运方式至少节省20小时;网络协同上,补充顺丰原有“鄂州=纽约”、“鄂州=洛杉矶”两条直达美国的航线,架起中国中部与美国中部直接贸易往来的空中走廊。
据KLN年报披露,这个合资公司于中国中部鄂州机场国际货运站提供地勤服务,并在2024年首年录得超过2亿港元收入贡献,表现远胜预期。
管理层补充道,加之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出海,这也推动这些企业与KLN更多新的合作机会。未来和顺丰日常经营的业务合作、关连交易方面将会加大份额。
3月28日,KLN发布公告称修订持续关连交易协议的年度上限。根据KLN于2024年下半年的过往交易金额、该公司于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两个月的未经审核管理账目及经营数据,董事会注意到持续关连交易协议项下拟定实际交易金额可能超出现有年度上限。
鉴于上述情况及集团与顺丰泰森集团(如适用)对有关服务的需求预期增长,董事会预期截至2025年、2026年及2027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现有年度上限将不足以满足持续关连交易协议项下预期交易金额。因此,董事会根据上市规则第 14A 章规定建议修订现有年度上限。
产城园区评论了解到,KLN对三个框架协议项下年度上限进行修订,分别为2024年货运销售总代理框架协议、2024年KLN物流服务框架协议、2024年顺丰物流服务框架协议。
而管理层也补充道,修改关连交易上限对于KLN来说是非常正面的消息。
现存挑战
KLN逆势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存在着挑战。
产城园区评论了解到,中国内地国际货运分部的空运业务受惠于跨境电商的强势发展,在传统淡季仍录得稳定货量增长。但是今年年初,美国表示对中国进口货品加征20%关税,并宣布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
这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管理层对此表示,其实今年一月及二月KLN的货量有正的增长,未来如何发展还是要取决于整个大环境的政策情况。
对于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的发布,管理层则指出,其实这项政策2024年已经有酝酿出台,也即是此前电商采用的是简化的报关流程,现在需要采用常规的报关流程,费用肯定会增加,但是很多大的跨境电商已经提前做出相关的策略应对,如会加速调整供应链策略,迁往其他地区,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配送,估计会带动亚洲内部贸易及海外仓储需求。
其年报中则表示,KLN将积极善用现有多元化市场布局,包括于东南亚及南亚国家以至美国及欧洲地区的广泛的海外仓库配置和空海运网络,抓紧新政策下供应链重塑产生的新商机,进一步带动综合物流和国际货运业务增长。
中国内地方面,主要表现为内需疲弱,市民消费模式转变,大幅减少消费开支,加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收缩,综合物流业务分部溢利录得11%跌幅。此外,跨国企业加强推行“中国加一”策略,将业务分散到其他国家,或将投资引导到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亦影响中国内地业务表现。
香港方面,同样表现为内部经济低迷,市民和访港旅客消费模式改变,个人消费开支持续下跌,不论餐饮、零售及服务业都出现收缩现象,进而导致香港综合物流业务分部溢利下跌12%。
2月3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2024年12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28亿港元,按年下跌9.7%,已连续下跌10个月。其中,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跌幅最大,达到13.8%;汽车及汽车零件亦下跌36.3%。全年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768亿港元,按年下跌7.3%。
消费需求的下滑也将继续进一步影响KLN本地仓储与配送需求,而加之港人北上消费带动反向物流需求、3月24日京东宣布正式启动新一轮布局加码(面向香港消费者)等,也将会对KLN造成一定的冲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上一篇:星光灿烂院士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