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廊坊日报
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目前已完成新增养老护理持证上岗人员1180人以上目标任务。
截至2025年初,京津来廊康养老年人超过10万人,其中北京9万人、天津1.3万人;机构养老人数占全省近60%。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学生家门口“上好学”
新学期刚刚开始,每天早晨八点钟,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的教室里都会准时传来琅琅读书声;活动室里,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是京津冀教育一体化落地的第一所公办学校,也是潞河中学教育集团在京外布局的第一所学校。该校秉承与潞河中学本部“同形、同构、同质”的办学目标,让廊坊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该校所有青年教师均与潞河中学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从线下到线上,从指导日常备课、教案学案设计到班级管理、新课标解读等方面,实施全过程结对帮扶。”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校长孟洪峰介绍。
教育是民生之基。推动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跨省过河”,廊坊不断深化与京津在基础教育办学上的合作,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北三县与北京市五中、景山学校等14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育合作,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2021年挂牌运营;三河、大厂职教中心分别与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签订职业教育“3+2”联合培养协议。
去年5月,第四届“通武廊”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香河县落下帷幕。大赛设电子商务、数字影音等8个学生赛项和思政课等3个教师赛项,吸引三地6所职业学校的28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
“大赛期间,职教周、宣传月、成果展示、校园开放、观摩学习、座谈交流等多项活动举行,为我们学校拓展了职业技能人才交流渠道,也促进了‘通武廊’三地技能人才培育选拔的互融互通。”大厂回族自治县职教中心副校长徐宏伟说。
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廊坊市与通州区、武清区不断深化校际协作,开展师资培养、学生教育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京津冀高层次教育共同体。
截至目前,三地联合举办“通武廊”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通武廊”三地青年教师成长沙龙论坛等教育交流活动300余次。我市北三县50余所学校与通州区30余所学校建立“手拉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推动教育交流深度融合发展。
发展向新,民生向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里,民生改善是最生动的注脚。
未来,廊坊将紧密与京津并肩携手,不断推进民生领域协同发展,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健全三地社保经办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更多事项跨省市通办、智能联办,助力更多“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