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次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出诚挚邀请。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促大会如期举行,开幕式上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正式发布,落地21个重点产业项目,发布14个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推出37个创新应用场景以及2个500亿元级基金,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上海的诚意。
过去一年,上海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925个、总投资超1.1万亿元,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重大优质项目占40%;工业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首次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11.1%,为推动上海经济回升向好、进中提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发布的重点产业布局图,不仅涵盖了10条重点产业链,还明确了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的建设成效,以及14个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四大万亿赛道聚势跃升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次上海前瞻部署10条重点产业链,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时尚消费品、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先进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已全面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引领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14个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聚焦1500万平方米“筑巢空间”,500亿元投资“引凤场景”,由市区两级合力打造。如徐汇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致力于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浦东新区建设张江+金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聚焦AI芯片、人形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发展智能终端赛道;青浦区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寻求星闪芯片、6G通信、量子计算的协同突破;闵行区聚焦核电、氢能、光伏、储能等先进能源装备,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上海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处长陈斐斐表示,设置14个集聚区,好比为上海各区发展主导产业提供清晰的蓝图和施工图,让各区心中有底、方向明。“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看到别的区发展新产业而自家没有时,就开始焦虑。现在各区不再迷茫,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各有分工。哪怕有两三个区看似在做同一产业,其实也侧重于不同环节。”
此次大会上,共有21个制造业项目落地,主要聚焦先进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如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落地浦东新区,总投资25亿元,将形成不低于1.5万公里年产能,占据全球细分领域绝对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532.96亿元,比上年增长6.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856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1.43%,累计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6785项。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表示,上海作为全球资本布局的核心枢纽,其吸引全球投资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单一要素的积累,更体现在营商环境、前瞻性政策、产业生态、人才密度、金融服务能级以及双循环枢纽功能等优势方面的深度融合。此外,上海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提前布局新赛道,为外资企业融入中国市场提供行业全球竞争力。
启动两个500亿元基金
本次会议上,上海还推出两大基金,分别是总规模达500亿元的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总规模达500亿元以上的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为城市产业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
“上海通过‘基金+产业+生态’的组合拳,不仅强化了自身产业竞争力,更以开放协同的姿态引领长三角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商品战略顾问总监、东华大学客座教授潘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发布的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是产业升级与资本运作的重大举措。并购基金矩阵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完善上海并购市场生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例如,集成电路领域的并购可加速技术整合,突破“卡脖子”环节。
其中,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首期基金100亿元。该基金坚持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服务等符合市区协同主导产业的项目,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助力。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则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文旅消费等领域。该基金群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与行业龙头企业、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产业园区共同助力完善上海并购市场生态。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陈东表示,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将聚焦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本市重点产业领域强链补链,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产业园区一起,助力完善上海市并购市场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上海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任务,以市场化方式实施一批并购重组,推进相关产业整合与升级,打造重点领域龙头企业。我们也期盼与致力于上海产业发展的各类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加快集聚上海高端产业。”陈东如是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