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河北三帝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操作3D打印设备。 本报记者 刘学维 摄本报记者 谢国英 李天一
春风吹过广袤的冀南大地,孕育出协同奋进的勃勃生机——
中国工程院孙其信院士等9个院士工作站落户;
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3家,承接京津转移合作项目174个;
2024年,我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07.1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企业创新积分制在全省首推,精准支持企业创新,为636家企业提供免抵押贷款535.6亿元;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我市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聚焦京津优质科技资源,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高科技产业项目,在产业园区、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快步伐,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京津优质创新资源,我市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为给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市不断强化政策激励,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措施》《邯郸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等专件,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2024年11月15日,首届邯郸市科技金融对接大会成功举行,发布了政府产业基金,聚焦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设立市级旗舰型产业母基金、市级培育性科创基金、县域特色产业基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