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始人
2025-02-28 07:48:24
0

转自:经济参考报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新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新成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7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答: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中央区域办职责,会同有关方面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中,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压茬推进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不断完善疏解支持政策体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高校方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全面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正在编制报批总体规划建设方案。

  医院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加快建设,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很快将开工,阜外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广安门医院雄安院区正在编制报批可研报告等前期要件。

  央企方面,中国星网总部及4家所属企业已于2024年10月入驻雄安办公,中国中化、中国华能雄安总部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建成投用,中国矿产集团雄安总部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雄安总部今年将开工建设。国家电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所属的30多家二三级子公司也将向雄安新区搬迁。

  按照“三个不低于”的原则,即保障疏解人员在雄安新区的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时的水平,围绕交通、住房、医保、教育、养老等方面,出台实施了系列支持政策,目前北京的医保、公积金等在雄安使用和在北京一样。

  下一步,将积极稳妥推进后续疏解项目落地,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服务举措,让疏解单位在雄安新区实现更好发展,让疏解人员更有获得感。

 问: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建设进展如何?

答: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明确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当前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拔节生长。

  现代化城市框架加快形成。截至2024年底,雄安开发面积累计超过20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超过8300亿元。先行启动区域内的路网框架已经成型,总部商务区、互联网产业园及4个综合居住片区基本建成。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区新建片区已建成200多个社区便民服务场所,群众购物、休闲等基本需求在步行“15分钟生活圈”内就能满足。北京援建的雄安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已经顺利开学。京津冀共有70多所优质学校、近70家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与新区建立了帮扶合作关系。

  白洋淀生态治理成果持续巩固。淀区水质稳定保持Ⅲ类,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野生鸟类从新区设立前的206种增至295种,野生鱼类从27种增至48种,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进一步显现。

问:作为北京“新两翼”之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情况如何?与城市副中心一河之隔的河北廊坊北三县在与北京通州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新成效?

答:去年,北京第二批市级机关已完成向副中心搬迁,目前累计80余个北京市级部门、约3.3万名工作人员在副中心办公,优质医院和学校等配套项目、商务活动和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通州区与北三县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加快前行,区域内450多项高频便民事项和290多项涉企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厂通路及跨潮白河桥梁建成通车,连通通州区与北三县的跨界道路已有11条、跨河桥梁6座。京津冀区域内首条跨省城轨平谷线加快建设,北三县连通北京的公交线路达到20多条、日客运量约14万人次。

  同时,积极支持京津冀三省市因地制宜、各展所长,重点地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现在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去年新增注册企业超过800家,天津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2024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与北京等地共同发布涵盖红色文化、冰雪、民俗、美食等领域的11条热门旅游线路。唐山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单位GDP能耗“十四五”期间累计下降超过25%。2024年对接引进京津地区节能环保等科技成果70多项,曹妃甸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京津项目100多个。

 问:在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支撑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中,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答:近年来,与有关方面不断拓展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推进“硬联通”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软协同”。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融合。三省市建立了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14个创新平台,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843.7亿元、同比增长12.7%。共同培育形成集成电路、安全应急装备等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并面向未来联合建设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机器人6条产业链,逐链出台了配套方案。

  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去年津兴城际二期、承平高速等多条铁路和公路建成通车,京津冀主要城市已形成1至1.5小时交通圈。京津冀机场群建设迈上新台阶,2024年三省市机场共同完成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同比增长22.5%。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成效显著。去年京津冀区域优良天数比率接近75%,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全部消除。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扎实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已经实现6.4万家定点医疗机构、3900多条交通线路、190多家旅游景区“一卡通用”。三省市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910多家、项目达60多项。北京、天津240多所优质学校以智慧课堂远程教学、教师挂职交流等形式与河北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入行年薪可达25万!“双碳”人... 听说现在最抢手的不是“金领”“白领”而是“绿领”?近日,“绿领”人才成新宠,“双碳”领域人才需求近百...
多地持续强降雨,北京、河北防汛... 近日,包括北京、河北、吉林、内蒙古在内的北方多地,都遭遇到了持续强降雨的侵袭,而由此引发的洪涝和地质...
点亮全民精神之灯 探寻心灵健康...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心理健康...
供应商“不用跑” 线上就能办政...   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 近日,2025年度政府采购供应商合作伙伴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内容显...
数智融合潮涌 赋能“一带一路” 转自:经济参考报  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
台风“竹节草”在浙江舟山朱家尖...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杭州7月30日电(记者唐弢、许舜达)记者从浙江省气象台获悉,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
保姆机器人到底有多少“宝藏”技... 今天(7月2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智享未来...
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平稳   新华社电 记者7月29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5年上半年,我国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增速...
全市入湖污染源专项治理工作推进... 来源:无锡日报全市入湖污染源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加强追根溯源源头治理 坚持标本兼治湖岸同治 动真碰...
“好房子”建设如何推进 “好房子”成了时下热词,住进“好房子”是大家的期待。“好房子”该如何建设好、改造好、管理好?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