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网
2月22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六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六届十二次理事会会议、六届十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启航2025·新蓝图 新动能 新作为”为主题,聚焦中国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绘制面向2025年新蓝图。
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地方国企、民营企业、行业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峰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新华网财经、Hehson财经、网易财经、凤凰财经、企业观察网等媒体对峰会进行图文直播。
聚焦宏观形势 研讨经济发展新路径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展现出强大韧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2025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期望通过本次峰会,搭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平台,推动中国企业在新征程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刘明忠介绍了会议情况。
前瞻性视野和洞察 共话企业改革新思路
峰会上,3位知名经济学家以前瞻性的视野和深邃的洞察,展示我国企业锐意改革、创新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过多的投资可能导致供需不平衡,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调整经济功能,减少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他建议,地方政府应将提振消费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将消费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可以避免地方政府为短期政绩进行低效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指出,企业未来价值创造在于科技创新和制度革新等关键领域。同时,消费再平衡将拓展服务消费新空间,需通过土地改革、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举措激发消费潜力。企业应注重创造社会价值,找准在国民经济生产网络中的定位,促进经济增长回稳和保持合理速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提出,巩固和发展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科技产业应提供生产服务;加快企业兼并重组,防止内卷竞争;鼓励传统产业企业融资上市,稳固资本市场;政府给予政策财力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更加重视传统产业的作用。他呼吁“十五五”规划重视传统产业,让其焕发新生,与高科技并重,共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实践论道 汇聚发展新动能
2024年,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有力推动了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注入了强劲的中国动力。与会企业家代表围绕2025年中国企业布局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议题,结合企业实践发表了真知灼见。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表示,通用技术集团近年来聚焦核心功能,优化布局结构,重点发展工业母机和医疗健康两大板块,成为中央企业中工业母机核心主业企业和医疗健康领域规模领先者。通用技术集团将持续强化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守正创新,争当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锋。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行长王志恒表示,农业银行紧跟创新驱动战略,聚焦企业融资难题,健全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单列信贷规模,创新模式增“量”;完善评价模型,提升服务“质”效;支持重大任务,扩大服务“面”积;围绕产业链,延伸服务“链”条;强化开放合作,构建服务“圈”态。农业银行将持续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德成表示,中国机械总院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核心领域,全力攻克关键技术,深度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机械总院搭建大数据平台,构建“AI+工业母机”创新模型,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全面响应国资委AI+专项行动,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人形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实际应用中落地见效。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中交集团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核心功能,聚焦“大交通”“大城市”业务,打造了一批“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战略工程。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创新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建造了一批“国之重器”。中交集团将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改革高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央企力量。
江苏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谢正义表示,江苏省国资委于2022年实施外派财务监督专员制度实施两年来,有效形成工作闭环,监督指导企业防范风险, 企业接受度高,今年将实现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覆盖。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表示,河钢供应链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全价值链协作,与各方共享资源,重塑供应链效率和韧性。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的上线标志着中国产业链ESG治理迈入新阶段。河钢将全力支持平台建设,联合各方力量推动钢铁产业链ESG评级指南制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ESG建设,共同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板”。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指出,AI的普及正深刻影响管理者角色,需从经验驱动转向AI智能驱动,管理模式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管理者要成为协调者和愿景引导者。他呼吁共商共建AI+管理新世界,创新中国管理模式。
重磅成果发布 展示企业发展新成果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审定发布是中企研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迄今已举办八届。本届审定发布活动最终入选优秀成果178项。会上,为优秀成果代表颁发了证书。
中企研与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联合推出了“2024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十件大事”。
峰会发布了《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4蓝皮书》,自2018年首发以来,蓝皮书已成为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研究的重要载体。蓝皮书汇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不同体制企业等多层面研究者、参与者、实践者的智慧与力量,呈现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前沿趋势,促进了各界深化对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与路径的认识与把握。
峰会成功推出了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该平台是中国首个第三方ESG评级平台,由中企研联合中国移动、中铝集团、河钢集团、大连重工集团、比亚迪、京东集团、责任云、浩鲸科技等27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接入了全球领先的鲸牛ESG大模型。
峰会正式启动2025精益数智化创新改善大赛。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的关键时期,精益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中企研与爱波瑞集团共同牵头,联合数十家行业龙头企业与全球顶尖机构发起这一大赛,助力中国制造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引领”,从“经验主导”迈向“智慧赋能”。
峰会期间,组织召开了五场平行会议,各平行会议主题鲜明,聚焦热点。峰会期间还举行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闭门研讨会。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