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至今年初,蓝晶微生物多生菌脂复配产品在河南商丘小青菜苗期进行了为期20天的时间,实验组小青菜的单株鲜重提升47%,叶片厚度增加7%,植株健壮且生长旺盛。在今天于虹口区北科创生物科技园区举办的合成生物学赋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虹口区重点企业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最近以科研成果赋能现代农业的案例。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或对现有生物系统进行改造,以此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在化工、材料、医药、食品、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潜力巨大。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认为,应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有机联动,积极探索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路径,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释放“1+1>2”聚变效应。
蓝晶微生物CEO张浩千介绍,当前蓝晶微生物正与合作伙伴携手,面向农业持续推出高性价比的新原料和新菌株。以多生菌脂为例,作为根际微生物的“天然储能物质”,多生菌脂能改善根际理化环境,并激活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表达。实验证明,多生菌脂促生是选择性作用于有益菌,而对病原菌无效,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活化养分,颇受农户欢迎。
上海具备推进合成生物学创新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基础。不仅汇集了100余家创新企业,初步形成了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而且高校、研究机构林立,创新人才和资源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生物制造产业。同时,集中布局了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天工开物创新孵化中心、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上海化工区大宗生物化学品转化平台等平台,打通具有经济性的生物制造技术全链条。此外,化工、医药、汽车、航运、美妆等重点产业集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先行先试的探索空间。近年来,伴随着科技回归都市浪潮,虹口区积极布局科创新兴产业,其中,生物技术是区域重点培育的细分赛道之一。
本次研讨会由虹口区政府指导,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协办,上海北中环科创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天工开物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