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蓬勃生长的力量
——兰州新区与青年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兰州新区却春潮涌动,生机盎然。
在兰州新区2025年春风行动暨“产业新城·智享未来”大型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上,零下7摄氏度的气温难掩年轻求职者们的热情,4.2万人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12岁的兰州新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于这座城而言,青年不仅是城市跳动的脉搏,更是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兰州新区始终把青年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提高服务青年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确保青年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努力将这座城市打造成为青年人才的逐梦之地、圆梦之城。
城市的呼唤
“一座年轻的城市,这里没有异乡人,有的是新鲜血液和新鲜灵魂……”这是兰州新区秦川镇“95后”党政办干事李宁创作的歌曲《向上吧!我的朋友》中的歌词。
这首歌,唱出了许许多多在新区工作生活的青年们的心声。
随着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兰州新区强劲的育才动能吸引了众多青年求职者在这里集聚。
举办招聘会、面向全国选调(聘)优秀青年人才、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兰州新区不拘一格“引”人才,形成了“一年四季、五维一体、八方协同”的引才工作机制。
近五年来,组织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企业巡回校园招聘等各类引才活动180余场,8500余家企业参与,数十万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应聘,吸引6万余名优秀人才汇聚新区。
如今,兰州新区已形成集84个省级创新平台、1000余户科技创新型企业、126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百名领军人才、5万余名科技人才协同发力的创新矩阵。
留下的理由
择一城,度一生。
青年义无反顾选择兰州新区,为什么?
在3家国有企业经营酒店设立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指导及免费住宿;
筹备210套优质房源设立青年人才公寓,为企事业单位青年人才提供3年优惠住宿服务;
开设人才服务线上申报受理数字化平台,开设人才政策线上申报受理的数字化平台,发放人才生活补贴、奖励补贴、平台建设等资金1600余万元……
兰州新区出台“一揽子”人才政策,为引进的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科研经费等保障。
保障不止于此。
举办“青春缘”联谊交友活动,让陌生的青年相识相爱;提供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教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假期或课余,各社区还提供托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让青年人才再无后顾之忧。
奋斗的动力
李国仁是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得益于精湛的设备维修技术,他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并成立了工作室。在工厂车间一线,李国仁和青年工人传承工匠精神,在机器轰鸣声中挥洒汗水。
成立兰州新区产业技能人才联盟,构建企业、行业、产业、专业、就业、职业“六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兰州新区出台多项方案,通过多种方式,为青年人才开辟干事创业空间。目前,已建成国家和省市孵化器、众创空间2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8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为青年人才在新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对青年友好,青年予城市以回报。
聚焦区域发展,兰州新区青年紧盯科学、技术、产业前沿,努力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
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百林科(兰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轻的总经理王智正带领着一群青年人才在生物制药领域不断探索。公司成立3年间,销售额就达到了3.5亿元。
从园区到产业到企业到车间,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孵化成市场“金蛋”,一个个新创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一条条产业“新赛道”开辟未来新前景……
兰州新区,正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拥抱青春,呼唤青年,汇聚城市拔节生长的蓬勃力量。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