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迟伟涛 通讯员 邵佳煜
本报讯 “区港联动”是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三港一城”建设的重要举措。记者昨天从嘉兴港区管委会获悉,嘉兴港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已正式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这是杭州海关辖区首个海港口岸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也是嘉兴首次获批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标志着嘉兴港乍浦口岸正式具备直接进口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肉类的功能。指定监管场地选址于浙江中润长三角大宗温控商品供应链平台(嘉兴港区)项目。
浙江中润长三角大宗温控商品供应链平台(嘉兴港区)项目投资7.8亿元,占地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冷藏冷冻货物存储量可达12万吨,年周转冷藏冷冻食品可达120万到200万吨,周转货值超5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第三大冷链储存交易中心,于2022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级冷链示范基地。
该项目主体为浙江中润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指定监管场地的建设及运营工作,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提供码头设施、航线等相关业务保障。项目中的保鲜冷藏全温度段库区具备作为进境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的条件。
“在杭州海关、嘉兴海关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全力以赴推进4个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智能化监管系统全面配置到位,海关实验室及人员保障需求全面落实到位,为项目验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项目投入运行后,将进一步丰富嘉兴港进口货物种类、提升运量,助力口岸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为嘉兴市乃至浙北及长三角地区进口贸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推动本地区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物流发展。
接下来,嘉兴港区将切实用好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嘉兴港、国家级嘉兴综合保税区两大核心平台功能优势,持续推动资源、产业、信息等方面联动发展,实现港、产、城、区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三港一城”,助力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