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收官,湖北交通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来自湖北省春运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16时,全省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5.56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7.3%,比2023年同期增长38.9%。高速公路通行流量累计6311.04万辆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2.8%,比2023年同期增长15.2%。具体到不同交通出行方式,铁路、民航、水路旅客运输量均大幅提升。
武汉成全国铁路春运热门城市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40天春运期间,武铁共发送旅客2494.4万人次,日均发送62.36万人次,同比增长7.9%,其中2月4日发送旅客100.1万人次,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武汉在春节期间成为了全国铁路旅客出发和到达的十大热门城市之一,武汉至广州高铁线路也跻身全国五条热门线路之列。
随着荆荆高铁、荆门西站、沙洋西站等新线、新站的投用,16组新造时速350公里新型智能复兴号动车组首次集中投入,武铁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扩充。春运期间,武铁日均始发运能47.8万个席位,客座能力同比增长25.7%,客运能力创春运历史新高。
武铁大力实施“高铁+旅游”,在汉宜铁路、汉十高铁、宜万铁路和郑渝高铁上,采取加开列车、升级特色服务、加强交通接驳,开辟了冰雪旅游“快车道”,春节假期8天,到神农顶娱雪赏雪的游客超过3万人次创新高,其中乘坐高铁出行的广东省游客占游客总量的51.8%,约是本省游客量的3倍。
货运方面,武铁累计发送货物955万吨,同比增长8.6%。襄州北站平均每6分钟就能接发一趟列车,日均发运煤炭25万吨,为各大电厂提供了充足保障;中欧班列(武汉)开出44列、到达43列,助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春耕物资运输81.3万吨,同比增长11%,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动力。
航班火爆,水上旅游火热
来自湖北机场集团的数据显示,春运期间湖北民航共保障航班40133架次、运输旅客496.7万人次、保障货邮14.561万吨,同比2024年春运分别增长13.7%、15.4%、94.4%。
春运期间,武汉天河机场共保障航班26697架次、运输旅客382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分别增长12.4%、16.4%。武汉天河机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客运航线,新开/加密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主要干线以及海南、哈尔滨、长白山等旅游航点;恢复普吉岛、巴厘岛航线,加密东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国际航线航班。作为“三航站楼+三跑道”运行后的首个春运,春运期间,武汉天河机场日均航班量近700架次,高峰期日均客流突破10万人次,其中春节假期运输旅客76.8万人次创新高。
花湖国际机场2024年新开或加密丹麦比隆、美国纽约、安克雷奇等20条国际货运航线,累计开通货运航线85条,通达34个国际和地区航点。2025年花湖国际机场保障航班架次、运输货邮量,同比2024年春节分别增长37.8%、124.7%。今年以来,鄂州机场连开7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列日、布达佩斯等4条国际货运航线,截至目前共开通货运航线93条(国际37条、国内56条)。
水运方面,春运40天长江干线累计客运量达728.81万人次,同比增长25.04%。重庆、武汉、南京、宜昌等沿江城市的水上旅游特别火,滨江游轮载客量达100.08万人次,增长16.28%。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