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通讯员 高晓平
“老杨,你今天的虾子一共是17公斤。”2月23日,在高淳区桠溪街道东圩村锡伟家庭农场青虾交易市场,负责人吕锡伟一边忙着给前来交易的村民称重青虾,一边不停招呼工人们将青虾装车运往外地市场。
眼下正是青虾上市的季节,在高淳区东圩村的青虾交易市场,前来交易的村民络绎不绝,日交易量达1.5万多公斤。 通讯员 高晓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这样的忙碌场景只是桠溪街道青虾养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桠溪街道依托优质水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青虾养殖产业,通过科技支撑、政策扶持和产业链延伸,将“小青虾”打造成年产值超亿元的“致富虾”,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58岁的周才头是高淳区桠溪街道村民,他开办的桠东家庭农场100多亩水面养有青虾。据周才头介绍,他原来在上海做水产生意,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他觉得老家水塘生态好,很适合养青虾,而且当地也在大力发展青虾产业,于是就在老家开始了养虾创业。“先承包了十来亩水面,后来越来越熟悉这个行业,就逐渐扩大水面养殖面积,养虾十多年目前已经扩到了100多亩。”他说,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青虾养殖,经常开展科学养殖培训及技术交流活动,他很看好这个产业,准备不久后再扩大养殖面积。
据桠溪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芮天寿介绍,在高淳区桠溪街道,像周才头这样的养殖大户还有上百户,他们共同撑起了街道上万亩的青虾养殖面积。小青虾成了当地的“致富虾”,每年带来上亿元的产值。
发展水产养殖不只要做好“产”和“供”,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为了开拓市场,做好销售,当地培育了一大批青虾经纪人和销售大户。
吕锡伟就是这样的行家里手。2月12日,记者在当地锡伟家庭农场青虾交易市场看到,前来交易青虾的车辆穿梭来往。虾农们有的在分拣,有的在交易,有的在装卸,一派繁忙景象。
这家青虾交易市场是今年40岁的吕锡伟设立的。他在村里从事过水产养殖,2016年在街道相关部门帮助下成立了锡伟家庭农场。他表示,在多年养殖中,他不但积累了养殖经验,还在市场中掌握了诸多销售渠道。当他看到左邻右舍销售青虾要到较远地方时,便萌发了在农场兴办交易市场的念头。吕锡伟介绍,他的青虾交易市场已办了好几年,每到青虾上市季,他的农场就热闹起来,村民们在这里不光交易成品虾,还交易虾苗,前来交易的青虾养殖村民有200多户。
如何才能培育好、发展好青虾产业?芮天寿介绍,桠溪当地河网密布,水塘众多,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青虾产业,街道通过“夏冬双季养殖”模式,保障虾农全年收益。在此基础上,特别重要的是坚持科技支撑与科学养殖,街道定期组织养殖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尾水处理、苗种繁育、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此外,还坚持标准化管理,统一虾苗、饲料来源,规范养殖流程,技术人员深入塘口指导水质管理、增氧设备使用等,实现从“零基础养虾”到“高水准养虾”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