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出过那些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
创始人
2025-02-25 05:03:41
0次
武威出过那些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
贾诩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凉州]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太尉 谥曰肃
三国时著名谋士!
李益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
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
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
尝与济诗,有怨望语。
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
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李轨
(?—619年),字处则,甘肃武威人。
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大业十三年(617年),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为了进攻薛举,遣使给李轨送来玺书,称李轨为从弟。十一月,李轨占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五郡之地,改称凉帝,建元安乐,并遣人奉书给唐高祖,自称从弟、大凉皇帝臣轨。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高祖派安兴贵劝李轨降唐,安兴贵劝李轨降唐无效,遂与其兄户部尚书安修仁密谋,勾结胡兵发动兵变,城中人争出就兴贵,李轨见大势已去,携同妻子登上玉女台,饮酒告别,李轨被俘,送往长安问斩。
段韶
北齐开国元勋--段韶
段韶,字孝先,武威姑臧人,出身军官世家。
段韶少年时代就擅长骑射 ,有将才,加上和高欢有点亲戚关系,深得高欢信任,任都督。北魏建明二年(531)十月, 高欢 与尔朱兆战于广阿(今河北境内),高欢看到尔朱兆兵多势众,有些害怕,段韶鼓励道:“ 得天下之心谓之众。尔朱兆杀主立君,残害天下,国人不耻,且亲近奸邪小人,疏远才俊之士。将军伸正义,清君侧,顺天意,合民心,岂有不胜之理?”高欢听了段韶的话,向敌人 发起猛攻,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段韶以军功被封为下洛县男,又赐其父爵为姑臧县侯。东魏 武定元年(543),高欢被西魏大都督贺拔胜所败,只有六七个侍从跟随。贺拔胜率兵追到 ,举枪将刺高欢,段韶驰马反射,射死了贺拔胜的马,使追兵不敢前进,高欢免于一死。因 此高欢赐给他鞍马、黄金,并进爵为公。武定四年(546)九月,高欢大军围攻西魏玉璧城 数日未克,死伤7万多人。高欢病危,临终前嘱其子及大臣:“凡军旅大事,都要和段韶商 量。”公元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段韶任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
北齐天宝四年(553),梁将东方白额领兵进犯北齐,段韶奉命讨伐,大败梁军,杀东方白 额,被封为平原郡王。后历任司空、司徒、大将军、尚书令,赠太子太傅,兼任并州刺史等 职。之后,北齐和北周每有战争,带兵将帅非段韶莫属,而且都能取得胜利。武平二年(57 1),北齐与北周在边境对峙数月,段韶在军中病危,他在设计大破周军的当天夜里死去。 北齐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加黄钺,赠相国、太尉衔,谥曰忠武。
段韶在北齐外统军旅,内参朝政,真可谓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他性情温和,处事谨慎,每 有战事,指挥若定,是北齐最有威望的元老宿将。段韶父亲段荣,官至太尉;三个儿子和弟弟皆官位显赫。
段思平
公元893—944年。大理喜睑(今喜洲)人,大理国的缔造者。
祖籍甘肃武威,先世移居云南,融入白蛮,成为白蛮大姓,世代为南诏大臣。段思平祖上虽然簪缨世家,威名显赫,但是到段思平出生时,家道中衰,已成为没落贵族。段思平年幼时,“惟甘贫度日”,年纪稍长,又牧羊山中。世宦家庭培养出了他的治世才干及文韬武略,而贫困的劳动生活,又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民众,体察民间的疾苦。
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最初被升为幕览,后来积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当时,社会正处在变革当中,南诏政权已经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这几个政权存在大时间都很短,相互更迭时都免不了有一番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段思平深知,自己在通海建立的精锐部队还无法和杨氏兄弟抗衡,于是,他联络了其他白族大姓,向滇东黑爨等三十七部借兵,并发动广大人民起义,才能推翻杨氏政权。经过周密的组织和计划,937年2月4日,段思平领导的大规模的起义爆发了。最后各路大军攻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城),建年号文德。
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历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着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至元代忽必烈灭大理国后,鉴于段氏的力量强大,仍命段氏为大理国总管,继续统治大理地区达百余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