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汽蓝谷更换企业名称后,北汽集团旗下另一自主业务板块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在人事调整层面迎来了调整。
2月23日晚间,北汽股份公告显示,陈巍因工作变动已于2月19日向董事会递交辞任声明,不再担任本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及提名委员会主任。同时,北京汽车建议委任王昊为非执行董事,夏鹏被建议委任为公司非职工代表监事。
资料显示,王昊于汽车行业拥有近15年经验,曾任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汽蓝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战略与系统运营部部长、信息中心(蓝谷信息公司)党支部书记、主任、经营与管理部部长、经营与管理部/数字安全与管理部部长、北京北汽鹏龙汽车服务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近年来,北汽股份业绩承压。北汽股份旗下共有北京汽车、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奔驰四个业务板块,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两家合资公司是北京汽车销量的主要贡献者。从营收来看,北京汽车绝大部分收益也来自北京奔驰。而在自主板块业务上投入虽多,但是效果有限。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北汽股份实现营收1440.21亿元,同比下降6.7%;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下降23%。
多年来,自主板块疲软是北汽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北汽股份和北汽极狐是北汽集团两大自主板块。而此前多年,北汽集团自主板块业务不断整合,在经过多次调整后,2019年10月,北汽集团举行盛大发布会推出BEIJING品牌,将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自主传统燃油车板块合二为一,此举标志着北汽自主板块大整合告一段落。2020年初,北汽集团发布了以“北京”和“BEIJING”为核心的“大北京”品牌战略。而新任董事长姜德义掌舵后,进一步推进”大北京”品牌战略,除高端新能源品牌极狐保持独立外,其他自主品牌统一归入北京汽车体系。同时,品牌层面由“北京”与“BEIJING”双品牌驱动。
目前,北京汽车品牌定位为“家庭奔赴户外的乐趣同行者”,共有悦野、悦旅、悦己三大产品序列。其中,悦野系列以BJ40、全新BJ40、BJ60三大系列产品为主线,包含燃油及新能源越野车型,采用”BEIJING"字母标识;悦旅系列以BJ30为旗舰产品,主打混动越野;悦己系列则包括全新X7、新魔方等城市SUV燃油车型,也包括EU5、EU5 PLUS等纯电动车型,采用中文”北京"标识。
北汽集团正处于转型中,2024年,北汽集团更换品牌标识,新标摒弃了“北”字元素,转而采用“BAIC”为核心设计。目前,北汽集团正在推进品牌焕新计划,其目标是通过3年时间实现品牌的“焕新向上”,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通过5年时间实现“品牌跃迁”。
不过,作为北汽集团新能源转型核心的北汽蓝谷(600733.SH)仍处于大幅亏损状态。2月14日晚,北汽蓝谷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极狐”)。此次更名旨在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主业,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契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北汽极狐在产品线上进行了调整,砍掉了原本计划推向市场的两款纯电车型,同时加码增程车型。根据产品规划,北汽极狐将开发极狐阿尔法T5增程车型和阿尔法S5纯电及增程车型、基于BE22平台开发极狐品牌MPV产品,还将投资55.32亿元用于享界车型项目(北汽极狐与华为合作车型)研发,涵盖3款产品。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北汽仍需平衡三组关系:极狐与华为的合作深度、高端产品与下沉市场的互补性、研发投入与盈利目标的矛盾。
去年初,北汽集团宣布将向自主板块投入千亿元研发支出,重点赋能北汽极狐的技术迭代、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极狐年销60万辆。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北汽极狐全年销量为11.4万辆,同比增长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