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炉,明确提出“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为民情怀与担当作风,矢志不渝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作为奋斗目标。持之以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为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粮安则天下安,吃饭是头等大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供给与农业生产是重中之重与根本前提。坚持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相结合,笃定不移端牢大国饭碗、充盈中国粮仓。综合打好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等“组合拳”,确保亿万人吃饭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发展智慧农业等等,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为农业强国战略实施添上“新翅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重点在产业蓬勃兴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电商高质量发展等等,不断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然,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乡村产业贵在造福农民。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村与农户紧密联合,拓展农民征收渠道,让农民共享乡村振兴机遇,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伟大”的价值取向。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乡村全面振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机制,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等等,推动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战略提供制度支撑。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目标打牢坚实基础。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实践。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厚植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的政治功能与组织优势。保持历史耐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进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福祉。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