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举行。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之际,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正当其时。2024年,广东省教育厅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2025年,广东教育系统以谋划好“十五五”规划为重点,深入实施教育“八大工程”,推动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是由广州市政府引进,黄埔区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携手打造的公办高中 李剑锋 摄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受益于“2024年薪火优秀乡村教师培养资助计划”,2024年9月8日,100名优秀乡村教师相聚广州。据悉,该计划将持续实施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寻找100名有乡村教育情怀、有理想责任担当的乡村教师或乡村校长,通过捐资助教、三年阶梯式培养、教学实践经费支持、志愿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乡村教师开阔视野,提升教学软实力。这也是广东切实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次生动实践。
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广东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在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21—2024年)培养项目结业成果展示活动上,记者了解到,3年多来,“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学员赴省内的15个地市、81个县区送教,参与活动的学员达3331人次,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示范活动多达4590次,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广东全省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含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95%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超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7.17%,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解决了全国近1/4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学位)就读比例达97.89%。教育公平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2月17日,新一批广东援疆大学生支教团全部抵达新疆,开启为期一学期的支教工作。本批次大学生支教团共有127人,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援疆支教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关舒予说道。
近年来,除了自身发展,广东还帮助多个省份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2024年,广东选派534名援派教育人才和653名优秀大学生赴受援地支教,受到当地认可好评;重点帮扶西藏、新疆、广西、贵州90所学校,当地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组织28所高校支援新疆3所高校,组织6所职业院校支援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打造教育对口支援新模式;举办广东省第一届六省区“石榴籽杯”青少年校园足球友谊赛等交流交往活动。
科技创新赋能教育强省
每周半天时间,能做点什么?深圳给出了答案。
2024年9月,深圳在义务教育阶段启动“每周半天计划”试点,在不减少现有学科课时安排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课程实施方式和变换教学场景,单双周轮流安排半天校外课和半天阅读课。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2月20日,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精心组织同学们走进深圳科学技术馆(新馆)。在现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张锲石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智能驾驶课程。
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丰硕成果则在高校结出。2024年,广东高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24项,获批金额24.4亿元;4所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8项;20所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奖120项。
2024年,多所新建高等院校和校区也“上线”,如深圳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广州大学黄埔校区,以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佛山大学的更名与“升格”,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还在推动高科技创新、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的过程中,广东教育系统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主动面向世界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东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始终引领风气之先,在教育对外开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中发光发热。
2024年4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第11所合作大学成立。这也让广东拥有了第6所合作大学,数量已经占据全国合作大学的一半以上。
过去一年,广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中山大学以百年校庆为契机,举办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共探教育转型之路;华南理工大学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从专业结构优化、课程开设到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暨南大学加强与澳门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放”成为广东“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除了“引进来”,也要“走出去”。2024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东盟体育联盟成立。2024年10月,2024年东盟国家驻华外交官“广东职教行”活动开幕式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会举行。来自东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9个国家驻华使馆的教育外交官和广东10所综合性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职业教育模式与实践交流互鉴。目前,广东已有21所职业院校在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07个境外办学项目,全省高职院校开发并被国外采用的专业标准99个、课程标准423门。
如今的广东,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中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能,不断完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 | 记者 孙唯
编辑 | 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