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江更忙了!
辽宁省抚顺县成功签约全国首单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之后,迅速在全省引发连锁反应。作为抚顺县水务局局长,马龙江的忙碌也和往年不一样。
“能为全省的侵蚀沟治理和黑土地保护出力,很自豪!” 他希望通过更多的工作交流,促进抚顺经验再提升。
乘“首单”成功交易的东风,辽宁省于2025年1月22日召开全省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认定工作动员部署会,全面推广抚顺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认定工作。
吃透政策 把好方向盘
行驶在从沈阳到抚顺的高速公路上,记者目光所及是广袤的田野,捆好的玉米秸秆堆成塔状,稻草卷有序散落。眼前这片黑土地,正默默地积攒能量,让土壤中的养分交融,孕育新的丰收。
“任何一项创新之举,把好政策方向那可是头等大事。”辽宁省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郭占平介绍,辽宁省水利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逐字逐句研究关于黑土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水土保持“两手发力”。
郭占平用一组数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看,多一亩耕地,粮食安全就多一份保障。2024年辽宁全省实施黑土区侵蚀沟治理4783条,预计新增和恢复耕地约2500亩,按照每年亩产粮食1500斤估算,可新增粮食产量375万斤,每年可解决1万人的口粮问题。
从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循环机制看,按照首单交易每亩10万元的价格,2500亩耕地可实现价值2.5亿元,如果80%用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或维修养护,就可在财政投入之外筹集资金约2亿元,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就可以实现倍增。
结合辽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的实际,辽宁省水利厅认为,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符合党的政策、切合改革方向、贴合地方实际,是利国利民、多方共赢的好事,要在全省大力度推广实施。
齐心协力 弹出协奏曲
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并非一个部门就能完成,需要多部门齐心协力。
水利部门冲在前面,精心规划侵蚀沟治理方案,让被侵蚀的土地变成肥沃良田;自然资源部门对照“国土三调”数据核准新增数据信息;农业农村部门对新增耕地进行标准审核……马龙江说,抚顺县建立了相关部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摆到桌面上,一起想办法解决,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马龙江说:“治理水土流失是咱们水利人的优势和职责,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就必须广泛协同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部门,大家共同努力,才保障了首单交易的规范有序、成功签约。”
前端治理、中端验收、后端交易、处处联动、闭环协同,全国“首单”的背后是多部门齐心协力弹出的协奏曲。
建章立制 瞄准新目标
“从试点突破到全省推广,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辽宁省水利厅副厅长于翔表示,下一步,将从省级层面研究出台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认定、交易、资金管理等制度标准,为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循环机制提供制度支撑。
新的一年,是辽宁省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认定的关键之年,进入从点上出彩到面上铺开、加力提速的“工笔画”新阶段。截至发稿,辽宁省已经在抚顺市、铁岭市、康平县、法库县等重点市县推进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认定工作。
“春节后,有关部门就坐到一起,谋划研究具体制度标准等顶层设计。”于翔在全省的动员会上已经提出建议,各部门要在进一步总结抚顺县经验做法、结合各地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尽快形成符合发展规律、具有辽宁特色、可在全国推广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此外,今后水利部门要在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就统筹好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相关工作,力争新增耕地与水保工程同步实施、同步完成、同步达标。
辽宁省水利厅还将在政策引导上发力,对于工作成绩突出或在2025年完成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的地方,将在安排2026年水土保持资金时予以倾斜支持;对于工作推动不力的,将酌情扣减省以上补助资金。
“随着政策的精准落实、部门的协同共进、制度的不断完善,希望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这一创新举措,能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为保护黑土地、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水利新贡献。”于翔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