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的民间传说
创始人
2025-02-05 20:35:20
0
土家族哭嫁的民间传说

湘西保靖县土家族地区流行的《哭嫁的根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篇民间传说里讲,在远古时“是女的坐天下”,“人只晓得阿娘”,后来,在闹沧湖地方出现了一个蛮狠的男人,身高力大,是个“吃雷公局火闪的角色”。一天,这个狠男人看到一个女子在溪边坎坎上独自摘野果,吃得很开心。他不管女子肯不肯,硬把这个女子抢到屋里,强迫成了夫妻。而且,从这以后,沿袭成了男婚女嫁的风俗习惯。由于妇女不高兴,想起就伤心,所以,姑娘嫁出门之前,“都要数七数八、摇肝动肺地哭几天几夜。”
哭嫁习俗的形成,可以说是有它的远因与近因。上述这个传说故事即与它的远因有关(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出现的族外掠夺婚的折光反映)。至于它的近因,则是盛行于湘西一带的封建包办婚姻的某些陋习(诸如“骨种亲”——姑表婚,“扁担亲”——姨表婚,“坐床亲”——哥死嫂必嫁弟)所致。
千百年来,在湘西土家族的吊脚楼上,一代又一代的妇女先后哭嫁。她们的哭与诉,除了个人的恩恩怨怨以外,还夹杂着一些社会舆论的制约。哭嫁“哭”得好的,受人称赞,一生荣耀;“哭”得不好的,就会被人耻笑,甚至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为了不让别人指脊梁骨,争一口气,湘西土家族许多地方的女孩长到十一二岁,就会跟着大姑娘去“陪嫁”,专门学“哭嫁”;有些女孩的爹娘甚至花钱请“哭嫁娘”(一种半职业性的哭嫁歌手)上门来,传授“哭”的经验和技艺。所以,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常常三个一堆、五个一伙,躲在吊脚楼上,或藏在树丛、溪涧,悄悄地摹仿起“哭嫁”来,切磋“哭”的技艺。经过这样奇特的“观摩”演习和勤学苦练,等到她们出嫁的时候,自然就会显露出色的“哭嫁”本领,哭得滔滔不绝而又凄楚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定 引水上山 薯花盛开效益增 魏姣 这几年,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大岔村村民史玉成眼里的愁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容。为啥?因为地...
历史文化如何“焕发活力”? 7月12日,五师双河市怪石峪景区山花烂漫,吸引大量游客。图为游客在景区拍照打卡。五师双河市聚焦“文旅...
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 坚持既“管肚子”、又“管脑子”,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7月19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兰州城市学...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守牢实体经济... ●文丰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和构筑国家竞争力的基石。在我国经济发展的...
卸妆什么意思 卸妆什么意思卸妆什么意思把化的妆卸去,还原为本真面目。
题都城南庄 年题du 还是 d... 题都城南庄 年题du 还是 dou?题都城南庄 年题du 还是 dou?念du,不念dou是du都城...
古希腊重要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 古希腊重要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什么?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两部作品最为出名,而且他是一个非常...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应把握好几... ●冯永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
呵护妇幼健康 幸福万千家庭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产妇和胎儿都有生命危险!”7月11日,已孕33周、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