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ML提示的配置:
二、Structs2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
也就是说web.xml会覆盖Structs.properties中的,Structs.properties会覆盖Structs.xml配置中的.
注意,覆盖只是覆盖常量的值,别的值不好使
三、Action的配置
1.package相关配置
2.Action相关配置:
3.常量的相关配置:
1)在structs.xml中配置
通常配置的位置写在上面,方面看到,一目了然
2)在src下面直接建一个structs.properties.是专门用来修改常量的,别的事它干不了。不像配置文件,又可以修改常量,又可以配置action。
3)web.xml 需要通过过滤器的初始化参数来修改
最后的配置在web.xml中生效。
和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有关,后加载配置文件修改的常量,会覆盖先前配置文件修改的常量的值。
但是我们习惯性的修改常量在 structs.xml 中修改
四、分模块开发的配置:
1.include的配置:通常才团队开发,分模块开发的时候用。
五、Action的写法:
1.Action类是POJO的类:
2.Action类实现一个Action的接口:
3.Action类是继承ActionSupport:
六、Action的访问:
1.method设置:
这种方式不是很好,需要多个配置,有一点点麻烦。
点击链接,可以实现
2.通配符设置:
{1}代表的是:通配符当中第一个 * 号的取值。
通配符配置是开发中经常使用的配置。
3.动态访问设置:
编写访问路径:
点击链接,就可执行:
下一篇:母鸡为什么会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