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的形成条件包括冷却、湿度和凝结核,具体如下:
1、冷却
这是雾形成的主要条件。当空气水分足够充足,湿度达到百分之百,那么,降温冷却便是关键。因为如果没有降温冷却水汽,那么水汽就很难凝结,这就很难出现雾。
2、湿度
湿度是雾形成的必要条件,也算是雾气的一个原材料,如果没有足够的湿度,足够的水汽,那么,雾是不可能形成的。一般情况下,这个水汽湿度要达到饱和,不然即便降温冷却了,水汽不足也很难形成雾。
3、凝结核
水汽条件有了,冷却条件也有了,这个时候就要看能不能凝结起来了,只有形成了小水滴或冰晶,雾才会形成。当然,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降温冷却,水汽足够,经过降温冷却,一般凝结核就出现了。
常见雾的类型:
1、辐射雾
由于夜间地表面的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雾。多出现于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早晨。
2、平流雾
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时,水汽冷却达到饱和,凝结而形成平流雾。主要特点是浓度大、范围广,有时伴有降水,持续时间长,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出现。
3、混合雾
多以辐射雾和平流雾为主。形成条件:一是气温日变化相对较大,微风、低温、高湿,有利于形成辐射雾;二是偏东风加强,带来充沛水汽,又形成平流雾。
4、锋面雾
冷空气到来之前会有锋面雾,但时间很短。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随锋面降水相伴而生,一般持续时间短,不受日变化影响。
5、蒸发雾
早晨农田湿地会出现蒸发雾,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凝结成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