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一件艺术品发现的经过,是一个探险故事。探险队由一个想摆脱名利的侯爵和他只有四岁的女儿组成。正是这个小女孩发现了人类童年期最重要的岩画作品——阿尔塔米拉岩画。
1869年,西班牙侯爵德索托拉厌倦了名利场上的无聊和喧嚣,就带着自己的女儿,去自然界寻找他所追求的人生片刻的宁静。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塔米拉山洞。侯爵来到这里的初衷是寻找他化石,可是,他的女儿却对化石一点兴趣也没有。在侯爵敲敲打打寻找化石的时候,小女孩独自在幽暗的山洞里探险。这时,一个又低又矮、黑乎乎的洞口吸引了他,借着微弱的烛光,探索着这个神秘的山洞。突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群雄健的野牛和野马向她奔跑过来。小女孩惊叫起来。侯爵闻声赶来,当他看到这群野牛和野马岩画的时候,他意识到,这将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然而,当侯爵向国人宣布他们父女的重大发现时,却遭到辱骂和斥责。他们认为史前的野蛮人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那些国画。不过也有人支持侯爵,他们认为现代人的绘画效果、技巧与山洞的岩画很不同。山洞的岩画由刻入岩石的线条勾勒而成,表面所涂的红色、蓝色是时间之笔绘就的,是历经千万年氧化而成的色彩。
1901年,考古界证实岩画出自旧石器时代的克鲁马农人之手,大概绘于公园前3万—前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的玛格德林文化时期。
阿尔塔米拉岩洞长270米,深邃曲折。超过150幅岩画集中在长180米、宽9米的入口处,多数是简单的风景画和动物画。图画写实、粗犷和重彩的手法,刻画出原始人所熟悉的动物形象、站、跑、卧、叫,栩栩如生。在大约七八十平方米的洞顶上,布满了动物绘画——野牛、野马、野山羊和鹿,还有一些远古人的手形和一些至今没能破译的符号。这些岩画大多为彩色,主色调是赭红和黑色,也有些许紫色,色彩艳丽,动物形象逼真。一头站立的野牛,比例真实,肌肉丰满,尾巴翘起像在甩动,脸上表现出狂野不羁的神态。一匹野马,线条流畅,身体显得挺拔、矫健。岩画的颜料,根据根据化学检测断定,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有动物油脂。
画的边缘都有线条状的刻痕,沿刻痕是黑色的线条。这让人们猜测,万余年前这洞窟里的主人是先用坚硬锋利的石器在岩石上刻出动物的轮廓,然后用黑色勾边儿,再用红色和黑色等颜料着色。据研究,洞窟的主人使用的颜料取自天然矿物,艳丽的色彩经久不褪。许多画巧妙利用洞顶岩石凹凸不平的自然形状画就,更显动物的自然本色。有的画只刻有线条,没有涂色,大概是没有完成的作品。这个洞顶共有岩画30多幅,风格基本相同。专家推测,这些作品很可能出自一个或几个绘画高手。由于这个洞窟的岩画都绘制在宽大的洞顶上,人们送给它一个“大顶窟”的名字。又由于洞顶上的岩画色彩艳丽,人们也称它为“多彩窟”。
1985年该洞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洞外建筑了一座洞穴艺术博物馆,为两层楼房,包括洞穴岩画馆和考古陈列馆两部分。考古陈列馆展列的是附近地区出土的动植物化石及各种石器、陶器、铁器和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从艺术角度来考察,阿尔塔米拉岩画很有代表性。西方人称它“史前的西斯廷教堂”。西斯廷教堂以米开朗奇罗的巨幅天顶画名闻遐迩,它是西方人心目中的艺术圣殿。现已建成阿尔塔米拉艺术博物馆。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以南35公里处。壁画多以写实、粗犷的手法刻画,技法简练娴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