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翼而飞的拼音bù yì ér fēi
不翼而飞(拼音:bù yì ér fēi)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管子·戒》。“不翼而飞”的意思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出处
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东由转斛,南至琅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国。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
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荒亡之行于身。”桓公退,再拜命曰:“宝法也!”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立而贵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管子·戒》)
衍生典故,众口所移,毋翼而飞。(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不翼而飞”。语言,无羽翼却能飞;感情,无根底却能巩固;心性,无地位却能尊贵。每个人都应该谨慎言语,巩固感情,尊贵心性。人言可畏,在于其是非难辨,曲直难分。
诤言逆耳、危言耸听之说,道出了人往往拒绝直言,喜欢听恭维话的心态。现实生活中,世人都知道人言可畏,有些人却总喜欢有意无意地制造谣言,搬弄是非,因此,人们要时刻注意自已的言行。
上一篇:以书信格式写一篇初中作文
下一篇:带程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