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意;装模作样;自家人打自家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
2、【熊瞎子学绣花】——装模作样;装样子
3、【瞎子戴眼镜】——多余的框框;装模作样;多此一举;多一层不如少一层;多余
4、【戏台上的演员】——装模作样;装样子
5、【忤逆子戴孝】——装模作样
6、【无病呻吟】——装模作样;装样子
7、【巫婆扛锄头】——装模作样;装样子
8、【王瞎子看告示】——装模作样
9、【木脑壳唱戏】——装模作样;装样子
扩展资料: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