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图(geomorphic map)是表示各种地貌的特征、分布、成因、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题地图。
地貌图最初出现于20世纪初的西方。最初的地貌图多是以绘制形态着手,推导成因,直到现在这一点仍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929年,前苏联的K.K马克科夫提出了较完整的地貌制图思想。他把地貌图的内容概括为表示形态、成因和年代三个要素,随后又提出包括地表形态、成因、年龄等方面因素的地貌综合体概念。经过实践证明,按这种制图思想所制的图不够理想,主要存在图例分类量大,文字说明冗长,高层次类型过简及信息量过小等缺点。近年来出现了一分析为基础的制图方向。这种制图方法,首先将地貌特征各要素分解,有时也编制各种分析图,然后用多种制图手段相互配合表示地貌综合体各相关要素,这种图成为分析--组合图型。它图像清晰,层次丰富,图例简明。地貌图可以按不同标准划分类型。按性质划分有地貌类型图和地貌区划图。按内容和用途划分的主要类型有普通地貌图、部门地貌图、实用地貌图等等。
地貌图可以表达地貌研究的成果,又是研究地貌的重要方法,对地貌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仍在不断的发展。发展趋势是采用形态成因的分类原则,强调以地貌实体为基础的定性、定量、定位表达和图形轮廓特征的图像化,并且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地貌图是表现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之间起伏界面的陆地地貌和海底地貌分布状况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地图。除表现地形形态特征外,还表现地形的成因与时代。苏联地貌学家马尔科夫(***.***.mar***ov)把地貌图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形态、成因和年代3方面。随后又提出表现地貌综合体的概念。近年来,出现以分析性图为基础的成图方向,即将形成地貌特征的各要素分解成许多单要素图。如地貌成因类型图、地面组成物质图、近代地貌作用强度图、各种形态示量图等。继而又用多层平面的相互配合法,选择性地表达地貌综合体中的部分相关要素,编制成分析一组合图型的地貌图。近20多年来,地貌制图发展很快,国际地理学会(IGU)曾建立地貌调查与制图委员会,主要致力于大、中比例尺地貌制图手册和指南的编著及1:250万国际地貌图欧洲部分的编制工作。1980年以来,中国也建立了1: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在这一组织推动下,已出版地貌制图规范及其相应比例尺的典型区地貌图。全国性和区域性地貌制图工作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表示各种地貌的特征、分布、成因、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题地图。它不仅是表达地貌研究成果的一种常用手段,同时又是研究地貌的重要方法之一,且便于量测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