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张志在北京报道
以前——商场,公园儿童游乐中心都是“酷”。
在北京某商场,儿童托马斯火车长期缺客。20块钱一辆的单童车,本来是商场最赚钱的项目。但随着疫情的反复爆发,家长变得更加谨慎,人群聚集的儿童游乐中心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西红门宜家。2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乐小广场已经关闭,连游乐区的灯都没有打开,略微有些昏暗。
在公园里,儿童滑雪公园的门是锁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人造雪已经制作好,滑雪场已经铺好,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然而,在多次爆发后,滑雪场被迫关闭,损失惨重。
然而,在京郊,B&B却迸发出勃勃生机。据土家族B&B发布的《2021春节民宿出游数据报告》,春节期间周边游及深度游市场火爆,京沪成广游次数最多,热门B&B搜索量在400%左右超过,部分城市郊区B&B客人单价涨幅超过35%。在牛年的时候,在B&B的院子里装东西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目前疫情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服务消费恢复周期延长,恢复速度落后于商品消费。从数据上看,服务消费的恢复程度明显低于商品消费,而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等服务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疫情的蔓延和防疫措施的常态化,服务消费的增长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JD.COM数字技术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冷热不均
北京陶然亭公园的大雪山一直是程楠儿童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之一。不过最近大雪山有些“冷”。“如果没人愿意带孩子去玩,你排队的话,安全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位家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仅是大雪山,2020年12月宣传的陶然亭冰雪嘉年华也低调了。据了解,陶然亭公园原本准备了极地动物观赏区、雪地飞碟区、雪地游乐园区、欢乐嘉年华区、雪地景区、冰雪嘉年华游乐区等主题区域,有从成人到儿童的各种游乐项目。
但随着北京第三次疫情的反复,陶然亭公园的冰雪狂欢这几天也安静了下来。
其实在北京,每年的春节都是冰雪狂欢的黄金时代。玉渊潭冰雪节,
="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8471386" qid="6624536806605985031">鸟巢欢乐冰雪季、欢乐水魔方冰雪节……以往以冰雪为主题的活动层出不穷。庙会里,冰雪嘉年华也是拳头产品,雪山冲浪、雪地坦克、雪地摩托、雪地飞碟、冰上自行车等都备受欢迎。
不过,今年,针对中国传统节日人员大规模流动聚集特点,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将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决定,“两节”期间坚持减少人员流动,线下年会、茶话会、联欢会、游园会等节日活动“谁主办、谁负责”。这也使得游乐项目的经营受到一定影响。
上述儿童滑雪乐园的工作人员表示,前期造雪、布景等成本已经花费几十万元,按照预计的客流量,这个冬天原本能小有盈利,不过,由于场馆关停,目前滑雪乐园没有收入,前期投入已经确定收不回来了。
相比之下,成本较低的民宿却在今年迎来了春天。
“我们公司不少原地过年的年轻人,都没有地方去,大家就约起来,一起找个山清水秀的民宿过年,没想到浏览了好多个平台,发现几乎没有空房了,找了几十套,只有两三套还有房。”北京白领田丰表示。
飞猪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一周,预订春节期间的高星酒店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超90%,民宿订单量涨83%。尽管今年大规模的旅游出行人次相对减少,全国民宿提前预订量仅为去年同期的60%,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民宿预定量上升明显。
北京海湾半山温泉酒店的负责人透露,尽管疫情尚未远去,但客房预订量已经逐步提升,春节期间初一、初二的客房预定量几乎已经到达上限。由于太受欢迎,酒店价格也比平时贵了不少,数据显示,北京海湾半山温泉酒店春节期间的房价甚至已经达到5000元左右一晚,比平时贵了一倍。
不过,相较于以往至少提前2周抢订民宿的火爆,今年用户出行明显谨慎了不少。不少人出行不再局限于春节期间,而是通过拼假等方式,将出行日期提前或延后,从而错开高峰出行期。考虑到出行的安全性,今年,“包院过年”也成为主流选择。
仍需提振消费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春节长假原本是消费的高峰之一,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的春节消费较为低迷。
不过,春节期间倡议不流动、不串门、不聚集,但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也要满足。
在沈建光看来,伴随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推进,当下,消费复苏的内生动力已经在逐步增强。线上消费大数据显示,2021年1月消费复苏态势良好。消费修复的背后,是前期“保居民就 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政策成效的体现。
为了确保消费反弹的可持续性,近期中央层面的消费政策也不断出台。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有效促进消费,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11月国常会部署提振汽车、家电大宗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相关措施。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从进一步发挥消费品牌引领作用与完善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消费市场体系的具体要求。
“积极的政策面将推动居民就业、收入状况进一步改善,为消费延续回暖态势提供良好基础。”沈建光表示。
他建议,下一步,应对提振消费的五大挑战,应巩固前期消费券的发放效果,继续扩大消费券支持力度,特别是可结合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协同落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尽量避免“封城封路”对商品流通和消费的冲击。
同时,发力可选、下沉消费市场,强化中低收入群体就业、收入保障;加快提升品质消费、 线上服务消费供给,大力鼓励新型消费发展等方面重点部署,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