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书店做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关系到实体书店的未来。
近日,有报告指出,2019年实体书店行业呈现两个基本趋势:一是连锁书店规模扩张持续;二是不同规模的书店普遍在经营上进行了多元化尝试。在各地新开书店的场景中,“书店”不再是一个新词:——咖啡、文化创作、阅读沙龙、展览、小剧场,甚至超市、酒店、加油站。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在加号后卖货,这样会给书店带来额外的图书利益;二是用加号后的内容吸引人,间接增加了图书的销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但是,实体书店的这两种思路还是会触及到发展的天花板。在卖书上,和电商相比总是有价格劣势;卖其他东西,好像离书有点远。开实体书店的人是有感情的,但单凭感情是开不好书店的。与“读者”相比,“消费者”是更现实的身份。对于一家书店来说,两个不同方向的身份同样重要。——应该合二为一。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的“读者”。他们是谁?在“屏幕”流行之前,阅读是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和学习方法之一。但如今,大众讨论更多的是网剧和综艺,短视频不易刷,把阅读当成娱乐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教师、评论家和其他专业读者之外,有学习需求的人构成了阅读的主要群体。在地铁上环顾四周,10个人中可能有8个人在低头看手机,剩下两个人,一个看专业书,一个看英语。
当然,现在的“屏幕”正在向学习领域大步迈进。线上课程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到PPT、PS、EXCEL等办公技能,还有减肥、养猫、收纳等生活技能。你可以找到任何你想学的东西。然而,在线教育只能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缺乏学习氛围,缺乏相互监督、沟通和坚持。因此,付费自习室开始流行。很多付费自习室的用户都说花钱不仅仅是空间的问题,还有氛围的问题。
实体书店,你错过什么了吗?
从硬件上看,书店里的书都是系统的学习资料,更不用说大量的专业书店,在某一领域可以称之为专业图书馆。有各种桌椅,有灯,有茶,有便餐,在书店呆一天也没有压力。从软件上看,书店空间安静,学习氛围浓厚,朋友众多,是社交环境中离学校最近的地方。
许多喜欢逛书店的人不喜欢在书店买书。此时此刻,“学习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读者”,他们是一群愿意为书店环境花钱的“消费者”。如何从这个人群中挣钱,不妨考虑在书店建设一个“学习场”——,既符合书店的气质,又有利于书店的运营。
其实现在书店组织的很多活动都有“学习”的性质。这些活动大多属于文化、生活类,主讲人多为作家、学者等专业人士。一个活动就像一个——班,但目前大部分是免费的,不系统。而且,实体书店的“学习场”可以做一些线上课程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提供品酒等涉及人类感官的课程,让“学习者”有真正的同学。
当“终身学习”成为刚需时,实体书店可能成为校外的“学习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来源错误或侵犯您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联系本网站,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