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依稀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资本,但一定要有思想。”我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然后问:“创业不需要资本吗?”。他说:“你听完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1982年,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一个有土墙的厚稻草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最怕的就是风。据她回忆,她8岁那年的一个秋天,早上父母推着大车收的新稻到镇上交公粮(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每年交一部分粮食到粮库作为地租),就在附近。没过几分钟,狂风夹杂着暴雨,整个屋顶都被风掀翻了。暴风雨打在她的脸上,她分不清是眼泪还是雨水。她能听到的只有她父母的嘶嘶声。不知道过了多久,雨终于停了。我父母急忙赶回家,看到她蜷缩在角落里,浑身湿透。父亲把她抱在怀里,母亲转过头留下心痛的泪水。之后屋顶换成了新的青瓦,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
那次经历后,她觉得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贫穷,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有钱,再也不要过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了。几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当时家里太穷了,付不起她的学费,她无奈辍学,跟着表姐去南方打工。她才14岁,就这样踏入了社会。她很幸运,在广州一家电子厂工作的收入还算稳定。他一个月挣800多元。那段时间他给家里寄了不少钱,生活也没那么拮据。他在那个工厂干了快三年了,但是他对这个收入并不满意,一直想找份工作多挣点钱。
恰好厂里一个新同事性格开朗,自称之前一直自己摆地摊做生意,不过只是赔钱才进厂赚点钱,很快就和她成了朋友。商量了半年,他们一起辞职,去广州进货。谁知这位同事是搞传销的(注:98年广州有很多传销),钻进传销窝点骗走了她仅有的3000元积蓄,并威胁她打电话让家里给她汇钱。这种贫困家庭哪里能弄到更多的钱?那一年,她父亲向邻居借了300块钱坐火车去广州,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花了半个月才找到她被骗的地方。她被父亲接回家住了半年。
1999年初,她回到深圳,再次在一家电子厂工作了两年左右。不甘心的她又打起了做生意的主意,于是找了个珠宝批发市场,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批小首饰,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天桥上摆摊。没想到,首饰卖得很好,只用了半个月就赚了两倍,比打工强多了,于是她辞掉了厂里的工作,专心做起来。
事情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展。2003年秋天,父亲的三轮车出了车祸,左脚被压坏了。车祸把还算不错的家庭拉回了贫困家庭,她这两年做生意的钱都放进去了。父亲稍微恢复后,她迅速回到深圳,重新开始摆地摊。
做久了,她发现卖衣服更赚钱,于是2006年开始改卖衣服。她刚进了一批衣服,没卖出几件。城管开始打击街头摆摊。大部分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城管带走了,她也未能幸免。现在她连做生意的本钱都没有了,就回家休息了半年。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她决定一定要有自己的店,于是在2007年回到工厂工作,一边赚钱一边找项目。到2008年,她开始网购。她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商机,于是也在某宝注册了店铺,再也不用担心被城管追了。新兴的网购对消费者来说是隐形的,还没有被大众接受,店里的东西也不好卖。一开始,她什么都卖不出去。好在她利用业余时间经营店铺,不用担心生活费。直到2010年,店铺有了起色,订单与日俱增,她一个人干不下去了,于是辞掉了厂里的工作,全职开起了网店,月收入还不错,2016年一直干。
2016年初,某宝出现严重信誉问题,平台严控虚假交易。可惜她的店铺也受到牵连,被平台永久封号。再做一个新号码太难了。店铺被封后,淘宝没有再开。她和丈夫选择了回老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