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中国女性消费需求的快速发展,“她经济”一词出现并日益火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全新的消费趋势。与此同时,“女性营销”成为很多品牌的营销重点,也出现了很多翻车事件。3.8妇女节到了。本文作者为大家盘点了一些女性营销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
在针对女性的品牌营销方面,没过多久,全棉时代妖魔化女性引发公关危机,摩登中国奶茶店和Ubras接手。刚刚过去的2月,子弹满天飞,汽车翻车不断。
但是,也有很多出色的女性营销。越来越多的品牌正视女性本身,在广告宣传中展现女性的力量——“她就是她自己”。我只想说:真好!
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3.8妇女节,本推文想盘点一些女性营销的优秀“课代表”,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 1.NOTAG,不要给女人贴标签。
大部分品牌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给女性贴标签,戴帽子,而忽略了女性喜不喜欢。强行一厢情愿往往会导致营销翻车的“高发区”。
比如2020年3月8日妇女节,微博新雷枝的一则香奈儿广告,用“不会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这句话绑架和代表女性,让很多女性消费者觉得被冒犯了,直接在评论区和品牌、艺人开战。
还有,JD.COM美容化妆曾经让女人生气,男人看到它会大叫犯规。天猫美妆看到一个快递盒会拍手称快。正文:你和不涂口红的男人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引起香奈儿和JD批评的原因之一。COM的美妆就是:片面定义女性。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无论她喜不喜欢,女性营销都别无选择。在女性营销中,需要回到女性群体的语境中:女性的美不需要定义,它是多元的,无法标签化。
分享一个我认为做得很好的案例:这个3.8女神节,天猫超级品牌日,携手从A到Z的26个超级品牌,献上一首歌《致女性的二十六行诗》——致敬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同时,品牌在微博上发起#为女性写诗#活动,邀请李银河、姜、等人一起续写当代女性的真实态度和声音。一万首诗是一万种女人的面孔,答案的十分之一属于你。
天猫的广告亮点是什么?
充分传达了世界上最难的问题之一将是女性的定义,不提倡所谓的“完美女性”,鼓励女性享受多元化的自由和平等。即使有26个字母,也不一定完美,即使没有字母,也可以“完美”。
正是这种“普世”的洞察,让天猫和大多数女性站在了同一频道,为女性赋能,为女性发声:虽然不同,但独一无二;没有定义,天生丽质。
还有一个是我一直推崇的内衣品牌——nei wai nei wai。
这个视频和去年一样,用了一系列不同身材和年龄的业余爱好者出境。他们在镜头下平静地舒展身体:皱纹、伤疤、雀斑、怀孕的肚子.
相对于市场主流主导的“白、幼、瘦”的变态审美,看着这些站在镜头中央的slay观众,展示着生活所经历的身体故事,我有:啊,这才是我心中女性最好的样子:真实、清新。
然后对比2014年维密广告事件,为了给2014年的大秀造势,维密发布了一张站在飞机上的海报,口号是“完美身材”,模特也是胸大腰细腿长,黄金比例。
最后,这则让人焦虑的广告遭到了大批女性的强烈抵制,要求维密道歉并停止这则广告,品牌形象在受众心目中一落千丈。
维密作为内衣品牌,是一种审美诉求,内外都在走向自我认同,所以维密的性感生意出了问题,内外都开始让一群女性消费者大呼:好甜,我可以。《赖声川的创意学》写道:“没有世界观,创意很容易成为一种随意的表达,没有其他的意义”。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无论是天猫还是内外,可以说都是基于女性的多面展示和多元洞察,以及选择权
交给女性,把表达交给生活,这才是品牌在女性营销中该有的视野与格局。
# 二、打破偏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百雀羚旗下品牌「三生花」,携手张大鹏导演拍摄的短片:「为自己盛开」第二季――《她最好了》。
这个短片通过三个不同女性的故事,分别是女鼓手、女司机、艺术学院学生,主要围绕“娘”和“Man”这一对截然不同的性别特质展开,提出#Man是褒义娘就是贬义么#这一具有强烈冲突性的社会议题,站在女生的角度,打破社会对女性固有的偏见,表明了“娘”并不意味着懦弱,同时它也是包容的、可柔可刚的……
三生花这支短片获得了无数女性的共鸣,它的真正魅力在于:
1. 价值的认同感: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和产品很多,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你呢?所以在这个时刻,从消费者内心角度发声显得尤为重要。
2. 体验的沉浸感:从创新到立意,品牌挖掘到更多的社会偏见以及女性自身的挣扎,诠释了没有一种美应该成为主导标准,美成什么样,我们自己做决定:一种自定义的美,是自己为自己而盛开的美。
3. 人格化的信任感:一个好的创意点要想将其声量与价值最大化,少不了建立起和消费者的情感沟通。而这时的品牌就像个人,有血有肉,是能让消费者通过品牌的语言get到能量输出:消费者或许不会因为广告而记住品牌,但是她们的感情,不会骗你。
而在这之前,三生花就曾携手代言人周冬雨,从她个人经历的角度出发,推出过一部美学态度大片――「为自己盛开」。
> 文案大家可以细细体味下:
> 18岁的时候,我没想到
> 28岁的我会这么美
> 没有谁能比你更美了
> 如果有,那只能是更美的你
> 别叫美女,美不美
> 和别人无关
> 和年龄无关
> 和心情无关
> 和他无关
> 和世界无关
> 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
> 我也要美。
> 如果再过 10 年?
> 我会更美。
> 为自己盛开
纵观三生花这两支宣传短片,也都是试图站在女性的角度为她们发声,从而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提升她们对品牌的好感度。
平权与尊重:知乎上有读者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怎样叫做真正的尊重女性”?有个回答赢得了很多点赞:“尊重女性的第一步,就是抛弃对方是个女性的这个认知”。
各种规定男人就该如何、女人就该怎样的说辞,反映的多半只是人类的想象,而不是生物天生的现实。任何用这种想象出来的性别秩序为他人强赋角色的行为,都是过分强调性别差异,却忽视了两者同为“人”的共性。
其中,福佳以居里夫人为主角的这张海报文案所呈现的:别叫我女科学家,我就是科学家,就是在消除男女差异。毕竟都2021年了,再拿性别来说事,多落伍啊。
同样的,在视线聚焦于那些为世界做出贡献的女性身上,做得出色的品牌我认为值得学习的也有两个。
一个是苹果:比如去年苹果发布的《敬 Mac 背后的你》妇女节篇,
以短片的形式致敬致敬“推动我们前进的每一代女性”,用影像传递出女性的伟大。短片展现来自戏剧、音乐、创业等各行各业的女性投身自己的热爱,以非凡的创造力改变世界,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助推“不因性别区别对待”的认知变成社会的共识。
另一个是NIKE:在男性以绝对主导权占领着的体坛,女性运动员成为了竞技体育下的陪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Nike 以 “性别歧视”
为切入点,以如今在自身领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女性运动员为例,强调女性之力量,发布了一系列的致敬女性的营销广告《Dream
Crazier》、《做女人多简单》、《释放你的不安分》等。
耐克用一个个真实的画面,讲述女性运动员故事。通过她们的励志人生来激励更多的普通女性“越是被说过了,太过了,我们越是要继续。”不管你是何种性别,这部短片传递出来的“女性力量”,每一句台词都能使精准地戳中了消费者的燃点。
这些品牌女性营销的共性在于,消除性别差异,回归到“人”本身,做到了不对女性搞特殊化,更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突破,也是在向全球的女性群体表示 “我”
是很有诚意的在关注你们,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女性的好广告”。
梳理了这些比较出彩的女性营销案例后,可以总结出一点:女性的营销就是人性的营销,回归到人性,尊重女性本身,才会赢得消费者尊重。
## #专栏作家#
木兰姐,公众号:木兰姐(ID:mulanji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名创优品品牌总监成金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